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 | |
---|---|
![]() | |
存在時期 | 2024年4月19日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 |
種類 | 解放军兵种 |
規模 | 副战区级 |
直屬 | 中央军事委员会 |
駐軍/總部 | ![]() |
本级中共组织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委员会 |
指挥官 | |
司令员 | 毕毅 陆军中将 |
政治委员 | 李伟 陆军上将 |
標識 | |
臂章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 | ||||||||||||||||||||
---|---|---|---|---|---|---|---|---|---|---|---|---|---|---|---|---|---|---|---|---|
![]() |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独立兵种,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
2024年4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同时撤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番号,相应调整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领导管理关系[1][2]。
歷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部
1965年12月,杨成武主持总参谋部工作后,指示通信兵部研究筹组雷达部。但因受到文革干扰,该工作被迫中断。1974年,杨成武回到总参谋部工作后,非常关注世界电子对抗技术的新发展及作战运用,常和有关人员商讨,多次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写报告,主张加强电子对抗力量建设。[3]1975年9月,总参谋部决定由总参通信部成立总参四部筹备组。1975年12月18日,叶剑英向中央和毛泽东呈交《关于加强电子对抗工作的报告》,建议组成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对抗和雷达管理领导小组,成立总参四部。1976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屈培壅(主持日常工作)、孙玉衡、李文昌、申仲义为总参四部副部长。[4]1976年11月,叶剑英、杨成武共同提议组建的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对抗和雷达管理领导小组开始办公。197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雷达部正式成立。[3]1977年4月,中共中央军委任命王诤兼任部长,1978年10月任命李光担任政委。1978年王诤病逝后,1980年1月任命屈培壅为总参四部部长。1982年8月,总参四部并入总参通信部,称为总参通信部四部,对外保留总参四部的名称。1985年8月,总参通信部四部恢复成为总参的直属部,称总参电子对抗雷达部,部长靳庆丰,副部长张有才[4]。
1980年代末,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雷达部曾下设有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5]。
2016年改革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部(又称“总参四部”)[6][7]下设有:政治部[6][8]、一局[9]、雷达局(二局?)[10]、科技装备局(三局)[11][12][13][14]、四局[15]、电子对抗旅[16]、光电对抗室[1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18][19]、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20]、合肥离职干部休养所[20][21]、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室[22][23][19]、驻成都地区军事代表室[24]、驻桂林地区军事代表室[25]、驻沈阳地区军事代表室[26]、驻南京地区军事代表室[27]、驻杭州地区军事代表室[28]、驻西安地区军事代表室[29]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
2024年4月,中央軍委撤銷戰略支援部隊軍種番號,除將其下轄的航天、網絡系統部改設爲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的獨立兵種外,以原戰略支援部隊機關及其信息通信保障力量為基礎,創設了信息支援部隊這一獨立兵種,與其餘兵種同為副戰區級單位[30]。
整合為該兵種的機構單位包括:
- 戰略支援部隊機關,信息通信基地和新疆、西藏軍區信息通信旅;
- 軍委聯合參謀部目標數據大隊、戰場環境大隊、通信保障大隊、頻譜管控大隊、情報分析中心;
- 軍委聯指中心戰場態勢、戰略預警分中心的部分職能力量,戰區聯指中心戰場態勢大隊、信息服務大隊、指揮運維大隊;
- 戰略支援部隊第35基地、衛星通信中心部分力量;
- 戰略支援部隊戰場環境研究所、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網絡信息研究所。[原創研究?][來源請求]
历任领导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新华网. 2024-04-19 [202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0).
- ^ 国防部举行信息支援部队成立专题新闻发布会. 新华网. 2024-04-19 [2024-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9).
- ^ 3.0 3.1 杨成武在总参谋部工作和战斗的日子.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通过人民网.
- ^ 4.0 4.1 屈培壅. 回顾总参四部成立前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编). 总参谋部: 回忆史料(1927-1987).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5年: 635 [2022-05-24]. ISBN 9787506527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5).
- ^ 周绍钧. 《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通过湖湘人物.
- ^ 6.0 6.1 中宣部司法部等表彰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渭城普法网. 2009-03-15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3).
- ^ 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部,透析网络战,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
- ^ 海淀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首都双拥网.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6).
- ^ 中房村. 海阳市地情资料库.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 ^ 第十二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2012-12-24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0).
- ^ 岳西县中关乡联谊会会员录. 岳西县中关乡人民政府. 2010-07-16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4).
- ^ 第一届全国军用雷达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中电科技集团第38所召开,雷达科学与技术2008年第04期
- ^ 陆平机器隆重举行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中国航空在线. 2010-10-21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 ^ 万晓援委员谈马航事件:雷达脱离空管毫无征兆 2014全国两会. 中国网.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 ^ 校友访谈系列报道之四:访总参四部四局局长王军.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 2011-11-03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 ^ 椒江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组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椒江区民政局. 2014-07-31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 ^ 直升机载光电信息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中国兵工学会. 2010-01-05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 ^ 郭福成、樊昀,双星TDOA/FDOA无源定位方法分析,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6期
- ^ 19.0 19.1 涂浚洋、胡家佺,QPP交织器在深空测控的应用研究,无线电工程2008年06期
- ^ 20.0 20.1 总参四部合肥干休所楼宇智能化项目正式开工. 奥里奥克. [2018-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6).
- ^ 王咏,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2期
- ^ 涂浚洋,BFSK的循环频率α截面谱表示,无线电通信技术2004年01期
- ^ 胡炳轻,TCM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编码增益分析,无线电工程2008年第38卷第6期
- ^ 余辉、李冬、张超、周磊,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战作战指挥系统的影响分析,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9年05期
- ^ 沙志超、吴海斌、任啸天、黄知涛、周一宇,非合作直扩信号检测中的相关函数二阶矩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年08期
- ^ 张延坤、王旭,美国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发展,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第6期
- ^ 郭晓鸿、杨忠、杨成顺、黄宵宁、黄同高、张海黎,一种基于STM32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应用科技2011年第38卷第7期
- ^ 涂浚洋、朱永建、郑仕链,基于主用户信号谱特征的频谱感知方法,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4期
- ^ 李炳荣、江鸿、王红星,军用无人机的现状和发展探析,飞航导弹2003年11期
- ^ 解放軍成立信息支援部隊 撤銷戰略支援部隊番號. 2024-04-20 [202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1).
参见
![]() | 这是一篇与中国军事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