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亨利·诺利斯·罗素 Henry Norris Russell | |
---|---|
出生 | (1877-10-25)1877年10月25日 美国紐約州奧伊斯特貝 |
逝世 | 1957年2月18日(1957歲—02—18)(79歲)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普林斯顿大学 |
知名于 | 赫羅圖 羅素-桑德斯能項符號 羅素-沃克定理 |
奖项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1921年) 亨利·德雷伯獎章(1922年) 布魯斯獎(1925年) 亨利·諾利斯·羅素講座(1946年)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天文學 |
机构 | 普林斯顿大学 |
博士導師 | 查爾斯·奧古斯塔斯·楊 |
博士生 | 萊曼·史匹哲 哈罗·沙普利 唐納德·霍華德·孟澤爾 |
受影响自 | 喬治·達爾文 亞瑟·羅伯特·欣克斯 |
亨利·诺利斯·罗素(英語:Henry Norris Russell,1877年10月25日—1957年2月18日)是一名美国天文学家。1913年他发表了关于恒星的亮度、颜色和光谱之间的统计关系,这个结果与丹麦天文学家埃希纳·赫茨普龙的研究结果一样,后来把恒星光谱光度图称为赫罗图。
他从35岁开始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台台长。1934年至1937年担任美国天文学会会长。
荣誉
[编辑]美國天文學會的天文終身成就獎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本人也是該獎首位得主。小行星1762、火星上的羅素撞擊坑、月球上的羅素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外部連結
[编辑]傳記
[编辑]- DeVorkin, David H. Henry Norris Russell: Dean of American Astronome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528 pages. ISBN 0-691-04918-1.
訃聞
[编辑]- MNRAS 118 (1958) 3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bs 77 (1957) 6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ASP 69 (1957) 2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美國天文學會会长 | |
---|---|
1899年–1925年 |
|
1925年–1952年 |
|
1952年–1976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0年–现在 |
|
让森奖章获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分类:
隐藏分类: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相同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cB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DTBI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ONO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