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魯僖公二十四年、郑文公三十七年),周襄王因为王子带相逼,出奔汜地。郑文公和孔將鉏、石甲父(石癸)、侯宣多到汜地问候天子的官员和检查供应天子的器用,然后听取关于郑国的内政,《左传》认为是合于礼的[1]。郑国的公子兰逃亡到晋国,前630年(周襄王二十二年、魯僖公三十年、郑文公四十三年),公子兰跟随晋文公攻打郑国,请求不要参加对郑都的包围。晋文公让他在东部边境等候命令。石癸、侯宣多把公子兰接回郑国,让他做太子,向晋国讲和[2]。两年后,郑文公去世,石癸、孔将鉏、侯宣多在大宫里盟誓以后而立了公子兰为国君,即郑穆公[3]。前625年(周襄王二十七年、鲁文公二年、郑穆公三年),郑穆公即位三年,召蔡莊侯一起朝觐晋襄公。九月,蔡莊侯经过郑国前去晋国。郑国由于侯宣多作乱,郑穆公因此而不能和蔡莊侯一同至晋国。十一月,消灭了侯宣多,就随同蔡莊侯向晋国朝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