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前507年—?),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晉國貴族之後,但到他這一代已家道中落。家貧,勤奮好學,是孔子的重要弟子,少孔子四十四歲,與子游同列孔門十哲的文學科,長於文學,對《詩經》有深入的研究。曾任魯國莒父宰,後在魏國西河(今陝西渭南)創辦學堂並授業,魏文侯曾向子夏問問題。李克、吳起、西門豹都是他的學生,一般認為傳授《公羊傳》的公羊高、《穀梁傳》的穀梁子,也是子夏一派的門人。
生平
子夏出身貧窮,約前483年,他來到魯國拜孔子為師。前476年他赴晉國西河(今陝西渭南)創辦了一所學堂並在那裏教書,三家分晉後該地成為魏國領土。開創的“西河學派”培育出大批經國治世的良材,並成為前期法家成長的搖籃。西河地方之人,將子夏作為孔子看待。據云《毛詩》之學,是由子夏傳下。《論語》一書疑多出於他和門人手撰。
子夏長於文學,對《詩》有深入的研究,能通其義理,著有詩序,他教人致知求仁的方法:「學識要廣,志向要堅定,凡事要細心去問,要從淺近處去思考,以類推於的遠大地方,仁道就在這裏面了。」
後人非議子夏者多由二事,一是子夏語:“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二是子夏為喪子而痛哭失明,不愛惜身體。
性格
《荀子》大略篇說子夏家貧,而子夏對於不能出仕的想法為:「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其性格可見一斑。《論語》中,子夏認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又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根據《論語》,子張曾經評語子夏「拒與不可者為友」的作法太過狹隘,如果被他人所拒絕,自始則無法驕傲地拒絕他人。可見孔子弟子之中,對於子夏為人的評論有所不同。
子夏向志於學,故被孔子譽為文學第一,與子游同列。和子游一樣,子夏也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門生,對於文學造詣甚深。而據《論語》,子夏曾與孔子討論《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之意義。孔子以為「素以為絢兮」是全句重點,因而點評「繪事後素」。指「美目」與「巧笑」如同「繪」,而人品之「素」是基礎。子夏舉一反三而回應「禮後乎?」意近於孔子所說之「人而不仁,如禮何?」指禮如同美目巧笑,是使一個人具有氣質的外在修飾。孔子回應:「如同我從商朝之禮而開始我的研究,漸漸可以以周諸國的《詩》來討論修飾的道理了!」。
子夏的勤奮好學,在孔門弟子中亦相當突出,並因此獲得孔子的贊賞和鼓勵。子夏的對《詩經》的造詣受到承認,後世也有認為《易經》所流傳的解釋部分傳承自子夏。《史記》中的《樂書》記載「魏文侯問於子夏」,可見子夏對於周朝的音樂也有涉獵。他在孔子去世之後策劃推舉有若而未果,根據《孟子》,理由為子夏、子張、子游認為有若外表「貌似孔子」,曾子卻反對。子夏離開孔門,前往他國聚徒講學。《史記•魏世家》記載魏文侯「受子夏經藝」,可見子夏在魏國講學,而成為魏文候的老師因而名聲甚大。
評價
早在子夏追隨孔子問學之前,好談論別人是非的子貢曾問孔子,「子張與子夏相比孰賢?」孔子答曰:「子張也過,子夏也不及。」又問:「然則子張愈與?」曰:「過猶不及。」孔子的評價耐人尋味。朱熹在注這段話時說:「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苛難,故常過中;子夏篤信遵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孔子也曾當面告誡子夏:「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遊評:「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認為其將聖學教條化,未能了解禮之本為仁,該應權通變。故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正乃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