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 | |
---|---|
出生 | 罗鸿玉 1942年6月(82歲) 中華民國湖南省嘉禾县二象村 |
現居地 | 温哥华 |
職業 | 作家 |
國籍 | 加拿大 |
民族 | 汉族 |
母校 | 郴州农业专科学校 |
創作時期 | 1962年至今 |
體裁 | 小说、散文 |
主題 | 农村生活 |
代表作 | 《芙蓉镇》 《爬满青藤的木屋》 |
獎項 | 茅盾文学奖(1982年) |
古华(1942年6月20日—),本名罗鸿玉,中国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曾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芙蓉镇》。其作品已被译成10多种文字。
生平
早年
古华本名罗鸿玉,1942年6月出生在湖南省嘉禾县二象村。村里只有四五十户人家,有树林、小溪,风景优美。流行于当地的民间风俗、民歌和老一辈的“讲古”,都对他产生熏陶。古华上小学后,又接触到《小五义》、《剑侠奇中奇》之类小说,对文学发生了兴趣。[1]
古华10多岁时父亲去世,家境变得困难。1958年夏,他初中毕业后,被迫停学一年,在一个乡下个学当了民办教师。1959年考入郴州地区农业技术学校,1961年学校奉命撤销,他转到郴州地区桥口农科所当了农工,在一个小镇子旁干了14年。
创作生涯
1962年11月,他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杏妹》。接下来发表了《甜胡子》、《梨园巡逻兵》、《1963年6月》、《果山风雨》等作品。[2]
1971-1976年,古华的作品数量上有了提高,1975年秋还成为郴州歌舞团的创作员。这时期风格受到左倾风潮提倡“三突出”的影响,但并未引起文坛注意。这时期的作品有短篇小说《红松谷》(1971)、《丰收路上》(1972)、《山里妹娃》(1973)、《“绿旋风”新传》(1972)、《春陵村纪事》(1974)、《莽川歌》(1974);中篇小说《仰天湖传奇》(1974)、长篇小说《山川呼啸》 (1976),以及散文《种春人的歌》(1973)。
1978年后,古华的创作日臻成熟,发表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数十篇短篇小说、《浮屠岭》等十几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芙蓉镇》和大量散文。其中《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还被改编为电影。[3]
1988年,古华移居加拿大。继续以古华之名发表了新作舊詩集《望秦樓新樂府集》(2015)和長篇小說《儒林园》、《北京遺事》(2016)、《古都春潮》等。并以京夫子之名出版《京华风云录》等多种当代历史小说。
作品
国内作品
- 长篇小说
- 《山川呼啸》197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 《芙蓉镇》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 短篇小说集
- 《莽川歌》197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 《爬满青藤的木屋》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 《金叶木莲》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
- 《礼俗》1983年,文联出版社
- 《姐姐寨》1984年,花城出版社
- 中篇小说集
- 《浮屠岭》1986年,中原农民出版社
- 《雾界山传奇》198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 《贞女》1987年,香港香江出版公司
- 散文集
- 《在地球那一边》198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 《我的联邦德国之行》1987年,文联出版社
- 文论集
- 《小说创作花絮》1986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 《从小说到电影》 古华,陈敦德 1986年,群众出版社
海外作品
- 古华笔名
- 《儒林園》长篇小说,1991年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泰山唱月》散文雜記,2007年三民書局
- 《望秦楼》新乐府集,2015年文訊雜誌社
- 《北京遺事》长篇小说,2016年12月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古都春潮》长篇小说,2018年3月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亚热带森林》长篇小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燕京夜话》散文集,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京夫子笔名
-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评传,1991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海恩仇錄》长篇小说,1994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京华风云录》全四卷,长篇小说
- 卷一《北京宰相》1997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卷二《西苑风月》1998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卷三《夏都志异》2001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卷四《血色京畿》上下册,2002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重阳兵变》(上中下卷)长篇小说,2007年三民书局
文集
- 《古華(京夫子)文集》16卷,2018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基本包括了古华在国内及海外除三民版以外的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