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页的主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关于美国一家国际投资公司,請見「
波克夏·哈薩威公司」。
巴郡,是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范围在今天重庆市和四川省内。
古代这里是巴国的领地。
秦朝时设立郡置,治江州县(今重庆市江北区)。汉朝时,巴郡范围有所扩张,并且从西汉的11县增加到了东汉的14县。
巴郡漢代屬益州。領縣十一:江州縣、臨江縣(莽曰監江縣)、枳縣、閬中縣、墊江縣、朐忍縣、安漢縣(莽曰安新縣)、宕渠縣、魚復縣、充國縣、涪陵縣(莽曰巴亭縣)[1]。
後漢領縣十四:江州縣、宕渠縣、朐忍縣、閬中縣、魚復縣、臨江縣、枳縣、涪陵縣(巴記曰:「靈帝分涪陵置永寧縣」)、墊江縣、安漢縣、平都縣、充國縣(巴記曰:「初平四年,復分為南充國縣」)、宣漢縣、漢昌縣[2]。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巴郡建制連續發生變化。漢獻帝初平六年,劉璋分江州至臨江置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置固陵郡,原巴郡管轄墊江以北的區域。到了建安六年,永寧郡改稱為巴郡,原巴郡改稱巴西郡,固陵郡改稱巴東郡,並分置2縣為巴東屬國(後來的涪陵郡)。建安末,又從巴西郡分置宕渠郡,原來的巴郡一分為五,範圍大大縮小。到西晋时,郡辖只剩下4县,基本都在今天重庆市范围,仍然以江州为郡治。
隋朝巴郡辖3县,治所江州改名为巴县。唐朝以后废除郡置,改为渝州,巴郡的名称不再使用。
- 西汉
- 东汉
- 杜安
- 王堂
- 吴资
- 应承
- 但望
- 赵温
- 李盛
- 陈雅
- 曹谦
- 张纳
- 赵部
- 王咸
- 樊敏
- 萧彪,字伯文,京兆杜陵人,父亲年老,请求供養。父亲有賓客,就站在屏風後,應受使命。父亲喜欢吃餅,每次都自己買给父亲[3]。
- 沐宠
- 应承先
- 朱辰
- 尹贡
- 龚扬
- 刘某
- 鹿旗
- 分郡后
巴郡常与巴东郡、巴西郡等合称“巴”、“三巴”等。
巴郡也与蜀郡合称“巴蜀”,至今仍是对四川、重庆地区的别称。
- ^ 「巴郡,秦置。屬益州。戶十五萬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萬八千一百四十八。縣十一:江州,臨江,莽曰監江。枳,閬中,彭道將池在南,彭道魚池在西南。墊江,朐忍,容毋水所出,南〔入江〕。有橘官、鹽官。安漢,是魚池在南。莽曰安新。宕渠,符特山在西南。潛水西南入江。不曹水出東北〔徐谷〕,南入灊(徐谷)。魚復,江關,都尉治。有橘官。充國,涪陵。莽曰巴亭。」。《漢書》卷二十八上
- ^ 「巴郡秦置。雒陽西三千七百里。十四城,戶三十一萬六百九十一,口百八萬六千四十九。江州 宕渠有鐵。朐忍 閬中 魚復扞水有扦關。臨江 枳 涪陵出丹 墊江 安漢 平都 充國 永元二年分閬中置。宣漢 漢昌永元中置」。《後漢書》志第二十三
- ^ 《东观汉记》卷十四
|
---|
| 關中地區 | |
---|
| 河南地區 | |
---|
| 河北地區 | |
---|
| 淮汉以南 | |
---|
| 待考 | |
---|
| 注1:本模板依五十四郡說列出秦郡。此外皆列入待考一欄。下劃線者為 前221年秦代的36個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以其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並在()中注明曾用名稱。 |
|
|
---|
| | | | | | | 注释 |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 | | | 注釋 |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夏郡(內史424-479) | 安陸郡(內史458-465,相478) | 竟陵郡(內史424-432、453-459,相477-479) | 隋陽郡( 隋郡420-478)(內史449-453、478-479) | 武陵郡(內史435-453、470-479) | 天門郡 | 巴陵郡(內史456-479) | 武昌郡(內史452-455) | 西阳郡(內史456-461) |
---|
| | 长沙郡(內史420-479) | 衡阳郡(內史424-479) | 湘东郡(內史452-465) | 廣興郡( 始興郡420-472)(內史436-453,相453-471、473-479) | 邵陵郡(內史462-466、474-479) | 零陵郡(內史420-479) | 桂阳郡(內史457-474) | 臨賀郡( 臨慶郡470-471)(內史463-465、470-471) | 始建郡( 始安郡420-466)(內史461-466、476-479) | 营阳郡 |
---|
| | |
---|
| | 寻阳郡(內史460-466) | 豫章郡(內史461-465) | 鄱阳郡(內史455-471) | 庐陵郡(內史420-424、426-477) | 臨川郡(內史420-479) | 南康郡(相420-479) | 建安郡(內史452-471) | 晉平郡( 晋安郡420-468)(相454-460,內史460-466、468-471) | 安成郡(相420-460?,內史466、471-477) | 南新蔡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寻阳郡(相479-498) | 豫章郡(內史479-502) | 臨川郡(內史479-502) | 庐陵郡(內史482-502) | 鄱阳郡(內史479-494、501-502,相494-500) | 安成郡(內史479-502) | 南康郡(相479-490,內史490-500) | 南新蔡郡 | 建安郡(內史482-501,相501-502) | 晋安郡(內史482-5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长沙郡(內史479-502) | 衡阳郡(內史479-494、495-502,相494-495) | 桂阳郡(內史479-502) | 零陵郡(內史479-502) | 永陽郡( 营阳郡)(內史?-498) | 湘东郡(內史490-502) | 邵陵郡(內史486-502) | 始興郡( 廣興郡)(內史479-502) | 臨賀郡(內史489-498) | 始安郡(內史479-502)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 淮南地區 | |
---|
| 淮北地區 | |
---|
| 河南地區 | |
---|
| 江漢地區 | |
---|
| 嶺南地區 | |
---|
| 沅湘地區 | |
---|
| 巴漢地區 |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
| | 吴郡(內史588-589) | 钱唐郡(內史588-589) | 吳興郡(內史588-589) |
---|
| | 會稽郡(內史586-589) | 臨海郡(內史568-589) | 新安郡(內史565-582) | 東陽郡(內史588-589) | 永嘉郡(內史583-589) |
---|
| | 晋安郡(內史565-589) | 建安郡(內史572-589) | 南安郡(內史583-589) |
---|
| | |
---|
| | |
---|
| | |
---|
| | |
---|
|
---|
| 沅湘地區 | | 江夏郡(內史565-589) | 上雋郡 | 武昌郡(相576-582,內史582-589) | 西阳郡(內史583-589) |
---|
| | |
---|
| | 長沙郡(內史569-589) | 湘东郡(相560-?,內史583-589) | 衡阳郡(內史560-589) | 邵陵郡(相566-585,內史587-589) | 岳陽郡(內史582-589) | 零陵郡(相557-589) | 永陽郡(內史568-589) | 绥越郡(相584-589) | 樂梁郡 |
---|
| | |
---|
| | 南郡(內史583-589) | 河東郡(內史573-589) | 南平郡(相573-578,內史583-589) | 天門郡 | 義陽郡(相573-?,內史582-589) |
---|
| | |
---|
| | - |
---|
|
---|
| 嶺南地區 | | |
---|
| | 新寧郡(內史586-589) | 新会郡(內史586-5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陽山郡(相559-569,內史583-589) | 梁乐郡 | 桂阳郡(相560-563,內史568-589) | 齊樂郡 | 臨賀郡(內史583-58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 注釋 |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