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㚖(1088年—1155年),本名撻不野,金朝大臣。渤海族大氏,辽阳人。
辽朝末年,大㚖二十余岁,被征从军,兵败,逃到宁江。阿骨打攻打辽朝,击破宁江州,大㚖被俘获收养。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年),参加高永昌领导的渤海人反辽起义,兵败,执高永昌降金,担任东京奚民谋克,授猛安,兼同知东京留守事。金国攻下辽国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和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大㚖与二十万辽军作战,奋勇杀敌数百人。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随完颜宗望攻北宋,率本部兵先登,取信德城。次年,破浚州,立头功:八月,从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再攻宋朝,授万户。金国兵破北宋汴京,大㚖劝谏不要抢掠。后来担任河间路都统,转任河间尹,从完颜阇母攻袭庆府。天会六年(1128年),随完颜宗弼攻打宋朝江南,击败宋将时康民兵十七万,在江宁西击败杜充兵六万于。军还,继任扬州都统,经略淮、海、高邮之间。改任河间尹兼总河北东路兵马。天会十一年(1133年),大㚖任太子太保、元帅右都监,守汴京。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大㚖任元帅右监军。皇统元年(1141年),他再随完颜宗弼攻打南宋,留守汴京,行元帅府事。皇统三年(1143年),加开府仪同三司。皇统八年(1148年),转任左监军。天德二年(1150年),继位的完颜亮任命大㚖为右副元帅,兼行台左丞,历任平章行台省事、行台右丞相。入朝任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封神麓郡王。天德四年(1153年),告老,任东京留守。贞元三年(1155年),拜太傅,领三省事,累封汉国王,不久病卒,谥号杰忠。正隆年间,夺王爵,赠太傅、梁国公。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 《金史》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