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新建這個頁面「明史稿」,但應檢查下面的搜索結果,看看是否有相同內容的頁面已被創建。
- 明史稿310卷,體例均備,七月十八日內閣將之交明史館收藏。不久,王鴻緒將明史稿刻為己作,此即《橫雲山人明史稿》,不具萬斯同之名,其中列傳部份後被稱為《明外史》。是年八月十五日,王鴻緒即卒於京邸。张廷玉认为:“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密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173 KB(5,531个字) - 2025年1月5日 (日) 02:02
- 明史稿數百卷,落於王鴻緒之手,以公務之餘暇夙夜修訂。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王鴻緒進呈明史稿310卷,體例均備,七月十八日內閣將之交明史館收藏。雍正朝张廷玉主纂《明史》,是在王鸿绪《史稿》的基础上繼續修改。自顺治二年(1645年)下诏修《明史》,到乾隆四年(1739年)刊行,前後历时95年之久。…2 KB(319个字) - 2022年11月19日 (六) 13:01
- 明史籍考》所觸及的史料。受命整理二十四史的顧頡剛認為此書與二十四史“地位相當”,並將其編入中國正史序列之中,次於《明史》之後,《清史稿》之前。 作者錢海岳自幼即從事史學,其父錢麟書於民國初年協修《清史稿》,海岳随侍在京。受其父及史館諸人啓發,錢海岳開始收集南明史料與研究南明史…361 KB(2,405个字) - 2025年1月10日 (五) 22:55
-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自知未曾定稿,遂决定仿照王鸿绪《明史稿…84 KB(14,772个字) - 2025年1月16日 (四) 16:55
- 金庸《鹿鼎記》首篇即以莊廷鑨明史案開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22):“本朝江浙有兩大獄:一爲莊廷鑨史禍、一爲戴名世《南山集》之禍,予備記其始末,葢爲妄作者戒也。” 陳康祺《郎潜见闻》:“明相国乌程朱文恪公,尝著《明史》,举大经大法者革之,已刊行于世。未刊者为《列朝诸臣传》,国变后,朱氏家中落,以稿本质千金于莊廷鑨。”…6 KB(1,132个字) - 2024年7月27日 (六) 02:02
- 王鸿绪 (分类清朝左都御史)史稿;他並不認為王鴻緒完全抄襲自萬斯同稿,十分肯定王鴻緒的個人努力。曾參與纂修的楊椿說,王稿不一定全出於萬稿,他說:“萬稿與王稿頗有異同,是王稿亦不盡出萬稿,且時預修《明史》者,多博學宏詞,如湯斌、倪燦、尤侗、黃虞稷、朱彝尊、潘耒、吳任臣等亦皆有所著述,如湯斌文集中亦有明史稿若干篇,朱彝尊有史…5 KB(775个字) - 2024年11月4日 (一) 07:40
- 《明史紀事本末》,清代谷應泰(1620年-1690年)著,紀錄明朝歷史的紀事本末體史書。 順治十三年(1656年)谷應泰官至浙江學政,於其間編撰此書,這本書是在官修《明史稿》、《明史》之前完成,屬於私人著述。大量參考張岱《石匱書》、談遷《國榷》、高岱《鸿猷录》、范景文《昭代武功编》、蔣棻《明史…7 KB(1,309个字) - 2024年9月28日 (六) 05:07
- 《明史綱目》,朝鮮人李玄錫撰。 《明史綱目》記載始於明太祖,止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朝鮮肅宗四十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九月,其子李漢謙進呈《明史》。本書稿末曾言及目的是「大復仇,重討賊,嚴尊王黜夷之法」,此書大量引用庄廷鑨《明紀輯略》,由於《明紀輯略》事件爆發,《明史…914字节(127个字) - 2023年12月29日 (五) 18:00
- 值得注意的是,王永光这名在天启、崇祯年间夹在东林和阉党党争之间的重要人物,虽然清初万斯同撰写《明史稿》、王鸿绪增删《明史稿》时曾欲为王永光设列传,但到了张廷玉主持《明史》最终版本时,却不为王永光设列传,甚至连附在某人列传或阉党都没有。 《明史》卷二百五十九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261:王永光,長垣人。萬曆二十年進士,…3 KB(404个字) - 2024年10月11日 (五) 03:58
- 唐皋(1469年—1526年),字守之,號心庵(一作新庵),別號紫陽山人。南直隸徽州府歙县巖鎮(今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人。明正德年間狀元,官至侍講學士兼經筵講官。曾奉旨出使朝鮮,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傳。 唐皋出身於程朱理學思想積澱深厚的徽州李唐氏文獻世家。他“生而英邁”,但因家道中落窮迫難以為生…12 KB(1,960个字) - 2024年10月26日 (六) 08:14
- 稿》。 錢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七·列傳第六十三》:時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饒州、廣信遺臣:……豐城則史垂譽,字望之,崇禎十六年進士,改庶吉士。為李自成執,瀕死免歸。清督撫薦,不出,家居以壽終。 同治《豐城縣志·卷八·選舉》:天啟七年丁卯鄉試 解元孔大德……史垂譽 詳進士…2 KB(321个字) - 2024年1月25日 (四) 18:42
- 民國《江蘇省通志稿·選舉志·第九卷·明舉人[二]》:[萬曆壬子科] ……馮明玠 松江人 嘉慶《澄海縣志·卷二十一·宦績》:馮明玠,江南華亭縣進士,天啟四年任(澄海知縣)。能以文章飾吏治,丁卯擢山西御史。有專祠在縣治之右,今祀名宦。 錢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三·列傳第九 民國《江蘇省通志稿》·選舉志·第九卷·明舉人[二]…2 KB(290个字) - 2023年11月14日 (二) 10:57
- 郑天挺曰:“《明史稿》,主要出于万斯同(字季野)之手。万斯同熟于明代史事,以布衣参予明史的修撰,纂集《明史稿》320卷……《明史》有许多篇目出自《明史稿》。但不同处亦颇多。如关于明末党争问题,明人认为起自隆庆间的张居正勾结宦官冯保,排斥高拱。《明史稿》持此说,对张居正大肆诋毁。这同万斯同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他父亲万泰是党中人…8 KB(1,454个字) - 2024年9月28日 (六) 01:09
- ·乌斯道传》:“子熙光,字缉之,为国子监丞,亦以诗文擅名。”《慈溪县志·文苑传》所载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斯道子名熙光,字缉之,《明史》作名缉固然错了,《明史稿》作名熙也不能算不错。《明史稿》“真字千之”四字是承上文“与同郡乌斯道、郑真皆有文名”说的。《明史》疏忽,落此四字,便张冠李戴[9],闹了笑话。…3 KB(450个字) - 2024年12月31日 (二) 12:29
- ,王不聽,卒反。諒子姓皆捕繫。遺文遂散軼矣。』 再看王鴻緒名下的「明史稿」,這裏的婁諒傳是照鈔「明外史」,所以亦是將婁妃作婁諒的孫女,婁忱的女兒。然後查「明史」婁諒傳,雖與「明外史」、「明史稿」大同。然而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小異。「明史」删掉了「不下樓者十年,從學者甚衆,忱」等十二字,遂連作「子忱字誠…6 KB(1,282个字) - 2024年9月30日 (一) 01:55
- 《崇禎十六年癸未科進士履歷便覽》 《明史·卷275》:時方治從賊之獄,倣唐制六等定罪。學龍議定,以十二月上之。……其另存再議者:給事中翁元益、郭充,庶吉士魯瑮、吳爾壎、史可程、王自超、白胤謙、梁清標、楊棲鶚、張元琳、呂崇烈、李化麟、朱積、趙熲、劉廷琮,吏部郎中侯佐,員外郎左懋泰,禮部郎中吳之琦,兵部員外郎鄒明…4 KB(631个字) - 2024年5月13日 (一) 09:26
- 刘谦 (宋朝博州人),宋朝博州堂邑人。事蹟載於《宋史·列传第三十四》 刘谦 (宋朝开封人),字汉宗,宋朝开封人。事蹟載於《宋史·列传第八十二》 劉謙 (洪武進士),明朝洪武二十年進士 劉謙 (永樂進士),字自牧,祥符人,明朝永樂十九年進士,《明史稿·列傳第六十二》有傳 劉謙 (嘉慶進士),清朝嘉慶十年進士…986字节(155个字) - 2024年9月29日 (日) 22:10
- 《池北偶談》卷十一 《清史稿·儒林一》載:李因篤“博學強記,貫串註疏,舉博學鴻儒,授檢討,未逾月,以母老乞養,昭許之。母歿,仍不出。因篤深於經學,著書立說,顧炎武稱之曰:毛、鄭有嗣音矣!又著春秋說,汪琬亦折服矣。” 顾炎武书简集《蒋山傭残稿》卷二《答李子德》 《清稗類鈔·李天生改王鴻緒〈明史稿〉》…5 KB(843个字) - 2024年1月9日 (二) 20:43
- 明史稿 作者:王鴻緒 萬斯同
- 香港天文台,新聞發布會(07月16日下午5時) - 高級科學主任李淑明,2023年7月16日。 香港天文台,天氣稿第017號 - 本港天氣預報,2023年7月17日。(香港時間00時46分) 香港天文台,天氣稿第274號 - 熱帶氣旋警報,2023年7月16日。(香港時間22時46分)
- 期,鞑靼占有河套以后,明政府又大规模地修筑长城。1474年(成化十年),延绥巡抚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垒筑,或挑堑”(《明史·余子俊传》),修筑了东起清水营(陕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马池(宁夏盐池西)长885公里的长城。15世纪70年代,明朝军民又修筑了花马池以西到黄河的长城
- 不获复事我姑,以此肉伴姑侧,犹身事姑也。”乡人莫不称其孝。(《明史·卷三百二·列传第一百九十·列女二》) (颍)州又有台氏,诸生张云鹏妻。夫病,氏单衣蔬食,祷天愿代,割臂为糜以进。(《明史·卷三百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列女三》) 《清史稿》记载的割肉疗亲的事迹比二十五史以往各朝都多,但其实雍正有一段
- “Quiet people have the loudest minds”安靜的人,心裡最是波濤起伏。(霍金手稿) 談自己的智商(160),霍金表示,「我對分數高低沒有概念,所有吹噓自己智商的人都是失敗者」 2016年底,著名物理学家弗朗克·韦尔切克被一些中国
- 汉字或谚汉混合表记:명사고(明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