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吉·維娜(1949年—2009年12月11日),漢名楊春蓮、楊夏荷,臺灣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人,國小教師,退休後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持原住民節目。
生平
明吉·維娜原先漢名楊春蓮[1],為尖石鄉玉峰村的泰雅族人[2]。父親泰雅族人、母親客家人[3]。台中師專畢業後,她先回家鄉的嘉興國小教書[3]。
二十世紀末時,桃園縣復興鄉、新竹縣尖石鄉、苗栗縣泰安鄉等山地鄉常有販賣女童、少女為雛妓的問題[4]。 當時,明吉·維娜注意到家鄉的小學六年級女學生常無故失蹤,便告知大眾,終於引起政府關切[3]。之後,她至新竹市北門國小和龍山國小任教[5]。
明吉·維娜自己改漢名楊夏荷,以期許自己如夏天的荷花[1]。臺灣原住民正名運動興起,明吉·維娜是最早一批改成原住民本名者[6]。「明吉」為她幼名;「維娜」為她祖母名[1]。
明吉·維娜父親早逝,而她自己心臟先天性缺陷、常會肺水腫[1]。國小老師退休後,她臥病兩年期間,常收聽原住民廣播,並打電話指正問題[3]。她為退休事業生涯,到台北工作[2]。2000年起,她固定於每周六及周日下午5點於教育電台主持《莎力妲‧台北》原住民文化節目,節目名其意為「我們的家在台北」,並以「但我們的心在部落」為開場白[3]。十餘年來,她為原住民地區企劃產業文化活動,如推出尖石桃花節、神木、甜柿等活動[1]。
2008年,明吉·維娜心臟病動大手術,辭去電台工作[1]。2009年12月11日20時05分,六十歲的明吉·維娜在三名子女陪伴下,因心臟病於新竹市國泰醫院去世[6]。女兒溫文雅以母親名字成立「中華明吉維娜人文關懷協會」,自2014年起與華山基金會合作,關懷新竹地區的孤獨老者[7]。
參考
- ^ 1.0 1.1 1.2 1.3 1.4 1.5 羅緗綸. 走遍原鄉 明吉媽咪人生落幕 致力推廣原住民文化 心肌梗塞辭世 19日告別式 送她最後一程. 聯合報. 2009-12-14 (中文(臺灣)).
- ^ 2.0 2.1 劉瑞祺. 原住民婦女美食團重「原」味 身著傳統服飾煎煮炒烤樣樣精 明吉維娜領銜成軍. 中國時報. 2002-05-18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3.4 林家琛. 明吉‧維娜 為原住民發聲 泰雅族退休老師 人稱「媽咪」 呵護山裡孩子 廣播宣揚部落生態智慧. 聯合報. 2001-06-12 (中文(臺灣)).
- ^ 張柏福. 省府通過保護兒童少女方案 結合警察、社工、村里幹事、社團 建立救援網路. 聯合報. 1994-06-21 (中文(臺灣)).
- ^ 何高祿. 《左鄰右舍》楊夏荷 原住民媽咪. 中國時報. 2004-03-25 (中文(臺灣)).
- ^ 6.0 6.1 陳權欣. 竹縣文化圈之慟 林柏燕才走 明吉.維娜跟行. 中國時報. 2009-12-15 (中文(臺灣)).
- ^ 羅蔚舟. 點燈送愛 華山攜手法善菩提寺邀您為孤老點亮幸福. 大成報. 2018-12-13 [2025-01-1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