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昼伏夜出)
夜行性(英語:nocturnality)生物於日間休息,在晚間活躍,與我們所熟悉的日行性行為不同,也有介乎兩者之間,於黃昏時期出沒的生活習性。晝伏夜出的習性是生態位分化的表現,不過並不以資源的多寡來決定,而是根據睡眠時間而定。
避開日間猛烈的陽光也可以是生物選擇夜行性的因素,特別是在沙漠生活的生物,就會為了減少散失身體的水份而選擇於晚間活動。夜行性也有助生物適應較好的滲透調節[1]。
不少物種於日間活動,但在特別的季節或活動時則展現出夜行性。例如不少海鳥及海龜會在特定季節時夜行。
夜行性動物常展現出發達的聽覺及嗅覺系統,並有特別用以適應晚間活動時,低光環境下的特別視覺系統。如貓等,擁有同時適應日間或晚間活動光照度差異大的眼睛,因此日間與晚間時間均可活動
参考文献
- ^ N.A.Campbell (1996) Biology (4th edition) Benjamin Cummings NY. ISBN 0-8053-1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