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근위 제6보병사단 | |
---|---|
存在時期 | 1946 - 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 ![]() |
效忠於 | ![]() ![]() |
部門 | ![]() ![]() |
種類 | 步兵師 |
規模 | 10,000+人 |
直屬 | 第2軍團 |
駐軍/總部 | 开丰区域 |
參與戰役 |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 |
嘉獎 | ![]() |
指挥官 | |
師團長 | 少將 |
著名指揮官 | 方虎山 |
第6步兵師,其正式番号直译为近卫第6步兵师团(朝鲜语:근위 제6보병사단/近衛 第6步兵師團),是朝鲜人民军陆军的一个步兵师。成立之初為中共支持的朝鮮義勇軍所屬部隊,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其主要幹部與士兵為朝鮮族。1949年7月移交給朝鮮人民軍,整編為第6步兵師。1950年末,為表彰其佔領漢城的突出貢獻,第6步兵師被授予“近衛”稱號。
历史
中國時期
1946年1月来自延安的60名朝鲜干部进抵通化,与通化、柳河、清源各一部朝鲜族部队,辑安、桓仁两个朝鲜大队组建了朝鲜义勇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金雄,政委方虎山,参谋长韩景,政治部主任朱然。1946年2月初金雄、韩景、朱然赴朝,由王子仁(即崔仁)、芦哲用、洪林接任司令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副参谋长安彬。直属3个营,即安民营、兴京(新宾)营、韩景营。归其指挥的还有铁岭义勇团以及桓仁连、磐石连、开原连和昌图连等部队。1946年2月13日,3个直属营改称李红光支队。1946年11月,归辽宁军区所属,下辖第一、二、三团。1948年3月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4师。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六六师[1]。
該部自成立以來,主要是在通化一带担任保卫地方和剿匪任务,主要在南满进行游击作戰,幾乎沒有與中華民國國軍正面作戰的記錄。
朝鮮時期
1949年5月金光侠和金雄赴中国东北接收朝鲜族部队。1949年7月,东北军区步兵第166师撤消番号,全师10620人由方虎山率领进与朝鲜人民军第5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4师)入朝鲜,在新义州市整编为朝鮮人民军第6步兵师团,师团长方虎山。
1950年6月朝鲜战争时被编入金雄的第1军,第6师从三八线进攻开城,一直打到釜山外围,击毙了韩国陆军参谋总长蔡秉德少将,洛东江战役中与美军第24师第29团、美军第25师第27团、海军陆战旅作战。仁川登陆后,第6师从敌后北撤,1950年10月底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王淮湘、茹夫一率领的两支中朝联合敌后游击支队会师。返回战线后方之后,第6师荣获近卫师称号,方虎山晋升中将[2][3] [4] [5]。
朝鮮戰爭停戰後,該師駐扎於沙里院市。1959年6月18日起換防開城至今。該師現屬於第2軍團指揮。
参考文献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步兵师简要沿革——步兵第166師》
- ^ 王正兴. 朝鲜战争初期的解放军朝鲜族部队,人民军瞎指挥,1万人打剩2千. 腾讯网.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 ^ 罗伊·E·阿普尔曼. 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第三卷)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 国防大学出版社. 1961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 ^ 金东吉. 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师归国问题新探. “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 2006.
- ^ 曲爱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朝鲜人部队返回朝鲜始末.军事历史.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