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26′02″N 120°15′02″E / 23.433899°N 120.250671°E
朴子市 Puzi City 舊稱:樸仔樹腳[1]、樸仔腳 | |
---|---|
縣轄市 | |
坐标:23°27′40″N 120°14′31″E / 23.4611°N 120.242°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省 | 臺灣省 |
上級區劃 | 嘉義縣 |
設立 | 1901年(設立「樸仔脚區」,轄屬嘉義廳樸仔脚支廳) 1920年(改制為朴子街,轄屬臺南州東石郡) 1945年(日本投降,改制朴子鎮,轄屬臺南縣東石區) 1950年(嘉義設縣,改隸嘉義縣) 1992年(縣議會遷此,改制為縣轄市「朴子市」) |
下級區劃 | 27里430鄰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朴子市公所 (立法機關:朴子市民代表會) |
• 市長 | 吳品叡(朴子市市長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49.5737 平方公里(19.1405 平方英里) |
海拔 | 5 公尺(16 英尺) |
人口(2025年1月)(16,543[2][3][4]戶) | |
• 總計 | 40,373[2][3][4]人 |
• 排名 | 嘉義縣的第4位 |
• 密度 | 814人/平方公里(2,109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郵遞區號 | 613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10020 |
毗鄰 | 六腳鄉、東石鄉、布袋鎮、義竹鄉、鹿草鄉、太保市 |
網站 | https://puzi.cyhg.gov.tw/ |
1945年將朴子街改制臺南縣東石區朴子鎮,1950年改隸嘉義縣,1992年因嘉義縣議會遷設於該地,成為嘉義縣治的一部份,改制為縣轄市。在高鐵嘉義站、嘉義BRT開通後,往嘉義市通勤比例逐漸成長,交流愈趨頻繁。
歷史
舊名猴樹,荷治時期《熱蘭遮城日誌》中即出現「Causieu」,即猴樹(kâu-tshīu)之閩南語音。清領時代1747年(乾隆12年)《重修台灣府志》記載為「猴樹港街」,清乾隆29年《續修台灣府志》則記載:「朴仔腳街,舊為猴樹港街,今更名。」清朝年間,樸仔腳[8]地區僅有數間農舍及數株樸仔樹。樸仔樹蒼翠成蔭,樹下逐漸成為旅途者或居民所休息乘涼好地方。1682年(康熙21年),林馬從湄洲祖廟迎請媽祖,欲至居住地布袋嘴半月庄供祀,經牛稠溪《朴子溪》南岸樸仔樹下休息。當地民眾聞訊聚集參拜,並奉神意指示要停住此地,故在此樹下立廟稱為樸樹宮。清乾隆54年(1789年),樸樹宮奉令改為「配天宮」。當地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成市鎮,當地因於樸仔樹下建廟,奉祀媽祖而發跡,於是取名「樸仔腳」。指樸仔樹下的意思,「腳」是台語「下」的意思。而樸樹也因而成為朴子市的市樹。
清治時期各街庄分屬:
1901年11月23日樸仔腳抗暴事件,黃茂松率眾進攻樸仔腳街官署。1911年蒜頭糖廠運蔗鐵道朴子線通車。1911年設立樸仔腳區,隸屬嘉義廳樸仔腳支廳,管轄大槺榔西堡內之樸仔腳街、下竹圍庄、雙溪口庄、大槺榔庄、小槺榔庄、下雙溪庄、溪墘厝庄;大坵田西堡內之𧃽菜埔庄、崁前庄、崁後庄、龜仔港庄、鴨母藔庄、吳竹仔腳庄、新庄、馬稠後庄。(牛挑灣庄、南勢竹庄屬南勢竹區)

1920年(大正9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州廳-郡市—街庄三級地方區劃,改樸仔腳為朴子,樸仔腳區下雙溪、溪墘厝改隸六腳庄,馬稠後改隸鹿草庄,其餘改制朴子街隸屬臺南州東石郡,並為東石郡役所駐地(今朴子警分局廳舍)。(牛挑灣、南勢竹屬義竹庄)1932年六腳庄下雙溪居民因朴子溪洪水氾濫集體遷村,在樸仔腳與雙溪口間重建家園,建成新吉庄(新結庄仔)與下寮仔。1934年興建朴子水塔,塔高35公尺,至今仍為朴子最顯著的地標。1936年(昭和11年)9月10日東石神社鎮座。(今朴子藝術公園)
戰後1945年10月,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將日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九省轄市二縣轄市[9]:114。12月11日,朴子街改為朴子鎮,屬臺南縣東石區[8]。1950年10月,將嘉義市與嘉義、東石兩區合併設立嘉義縣,並裁撤區署[9]:114,朴子鎮改隸嘉義縣[8]。1962年,朴子鎮將原屬義竹鄉的梅華村、松華村和南竹村等3個村納入鎮域[10]。1982年7月1日,嘉義市改制為省轄市,嘉義新縣治所在地選擇跨越太保、朴子兩地的台糖東勢寮農場地,其中縣議會位於朴子鎮內[9]:114。1992年6月9日,嘉義縣議會臨時會議提案〈擬將本縣朴子鎮改制為縣轄市〉議決通過,報奉臺灣省政府。8月24日,臺灣省政府核定提案。9月10日,朴子鎮改制為縣轄市「朴子市」[9]:115。
地理
地形
朴子市位於嘉義縣西部,距離台灣海峽12公里,東接太保市、鹿草鄉,西連東石鄉和布袋鎮,南毗義竹鄉,北隔朴子溪與六腳鄉相望。地處嘉南平原西北端,海拔高度平均約為5公尺,整體地勢低而平緩,地層上皆由沖積層所構成,土壤則以砂質壤土及粘土為主[11]:17。
氣候
朴子市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皆在攝氏20度以上。根據1985年至1994年臺南農業改良場朴子分場農業氣象站的資料顯示,朴子市的年均溫約在攝氏23.6度至26.9度間,最熱月份為7月的攝氏30.7度,最冷為1月的攝氏18.0度。年平均降雨量則介於1,100毫米至1,900毫米之間,雨季集中於4月至9月[11]:17-19。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51 | 30,515 | — |
1956 | 34,182 | +12.0% |
1961 | 38,814 | +13.6% |
1966 | 48,277 | +24.4% |
1971 | 50,430 | +4.5% |
1976 | 48,856 | −3.1% |
1981 | 46,855 | −4.1% |
1986 | 45,892 | −2.1% |
1991 | 45,046 | −1.8% |
1996 | 44,667 | −0.8% |
2001 | 44,296 | −0.8% |
2006 | 44,329 | +0.1% |
2011 | 43,895 | −1.0% |
2016 | 42,585 | −3.0% |
2021 | 41,256 | −3.1% |
來源:
|
戰後初期,1946年朴子市的人口計有30,989人,至1970年代之前由於自然增加的因素,人口持續正成長[12]。1971年時,朴子市人口達到50,430人,是戰後以來的最高值[13]。其後隨著都市化的因素,人口開始外流[14]。1992年底時朴子市尚有45,018人,至2016年時已下滑至42,585人[15][13]。根據嘉義縣朴子戶政事務所及嘉義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4年底朴子市戶數約1.7萬戶,人口約4萬人[2],是嘉義縣海線地區的最大城市[3]。
與嘉義縣其他地區相同,朴子市面臨嚴重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問題[4]。朴子市的人口金字塔由戰後初期的等腰三角形,至1970年時已呈現燈籠形。在2010年時,進入高齡社會[12],到了2022年2月老年人口達到20%,進入超高齡社會[4]。2024年底時,朴子市人口的年齡構成中,有11.54%的人口年齡在0至14歲,67.22%是15至64歲人口,65歲以上人口則有21.25%,老化指數約為184.11%[16],是臺灣老年人口比例最高、老化指數最高的縣轄市[4]。朴子市的性別比例,戰後初期主要為女多於男,在1969年之後則是男多於女[12],至2024年底時性別比約為100.25%[2],為嘉義縣最低[3]。
朴子市的人口分布上,早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市街,之後則是逐漸往東、西與南方等地移動,市街南邊的竹圍里在1950年至2010年間,人口成長超過8倍,是人口遷入的重心所在[12]。朴子市的朴子、下竹圍、𧃽菜埔、大槺榔及部分的祥和新村等5個聚落是人口集中區,此5個聚落的總人口數,佔全市人口數的一半左右[14]。除市街地區外,其他各里由於面積相對較大,人口密度相對偏低[12]。2024年底時,朴子市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竹圍里與順安里,兩里人口分別為5,088人與241人[2];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里分別是平和里與順安里,兩里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11,501人與158人[17][2]。
![]() | 由于已知的技术原因,图表暂时不可用。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
政治
歷任市長
屆次 | 姓名 | 黨籍 | 任職期間 | 備註 |
---|---|---|---|---|
1 | 王朝榮 | 無黨籍 | 1992年9月10日-1994年2月8日 | 末任鎮長改聘 |
2 | 吳國禎 | 1994年3月1日-1998年2月28日 | ||
3 | 黃純真 | 1998年3月1日-2002年2月28日 | ||
4 | 2002年3月1日-2006年2月28日 | |||
5 | 黃麗貞 | ![]() |
2006年3月1日-2010年2月28日 | |
6 | 王如經 | 2010年3月1日-2014年12月25日 | ||
7 | 2014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 | |||
8 | 吳品叡 | 無黨籍 | 2018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 |
9 | 2022年12月25日-現任 |
市政組織


朴子市公所是朴子市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朴子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嘉義縣政府。市長由全體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朴子市公所並置市政會議,為市政最高決策機構,在市長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20]。
朴子市民代表會是朴子市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朴子市全體市民立法和監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朴子市民代表會共有11位市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5席市民代表、第二選區4席市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市民代表互選產生[2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是朴子市的第一級司法機關,負責初審的司法案件,並在市內設有朴子簡易庭,為嘉義海線地區小型訴訟的申訴機關。
行政區
現今朴子市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62年調整行政區域,將原屬義竹鄉的松華村、梅華村、南竹村等3村劃入朴子鎮[22]:37。1992年7月1日,朴子鎮改制為「朴子市」[9]:115。
朴子市共轄27里,依據朴子市民代表會的選區劃分,可分為三個區域,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
次分區 | 里名 | |||||||||
---|---|---|---|---|---|---|---|---|---|---|
第一選區 | 安福里 | 內厝里 | 平和里 | 開元里 | 順天里 | 博厚里 | 文化里 | 中正里 | 竹圍里 | 永和里 |
第二選區 | 双溪里 | 溪口里 | 仁和里 | 德興里 | 大鄉里 | 大葛里 | 佳禾里 | 新寮里 | ||
第三選區 | 竹村里 | 崁前里 | 順安里 | 崁後里 | 德家里 | 新庄里 | 梅華里 | 松華里 | 南竹里 |
經濟
朴子市的產業結構上,一級產業人口最多,三級產業居中,二級產業墊底[14]。
工業
文化
宗教
- 朴子配天宮:台灣嘉義縣現存著名且淵源古老的媽祖廟之一。
- 朴子鎮安宮:創建於清道光年間,奉祀林府九千歲、魏蕭雷三府千歲及同祀五年千歲。
- 龍樹亭:創立於1662年,奉尊觀世音菩薩並合祀太子爺。
- 寶龍宮:創立於1821年,奉祀主神為吳府千歲,係分靈於南鯤鯓代天府。
- 新福宮:創立於1840年,主祀五府千歲。
- 保安宮:創立於1856年,主祀王爺公。
- 山西宮:創立於1902年,主祀關聖帝君。
- 大槺榔鎮安宮:創立於1902年,主祀金府千歲,發祥於褒忠馬鳴山鎮安宮。
- 大槺榔無極應天宮:主祀南極太子祖師。
- 永安宮:創立於1946年,主祀邢府千歲。
- 聖善寺:前身名為「妙德寺」。[23]
- 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縣朴子高明寺[24]
- 靜修精舍[25]
文化資產
- 朴子配天宮(縣定古蹟)
- 東石郡役所(縣定古蹟,今朴子警分局)
- 朴子水道配水塔(縣定古蹟)
- 日新醫院(縣定古蹟)
- 牛挑灣吳杯初濟生病院(歷史建築)
- 朴子國小舊禮堂(歷史建築)
- 原牛挑灣公學校校長宿舍(歷史建築)
- 朴子原東石神社(歷史建築)
體育
- 嘉義縣立體育館
教育
1898年9月8日設立嘉義國語傳習所樸仔腳分教場,同年10月1日改為樸仔腳公學校,朴子新式教育之始。 1972年9月,鎮內兩所國中協議實施男女分校,東石國中限收男生,朴子國中專收女生,至今兩校招收學生的性別比仍然可見痕跡。 1979年朴子國小少棒隊奪得全國少棒冠軍、遠東區少棒冠軍及世界少棒大賽冠軍。
大專院校
#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 朴子市學府路二段51號 |
2 | 長庚科技大學(嘉義校區) | 朴子市嘉朴路西段2號 |
高級中等學校
# | 學校名稱 | 學校類型 | 學校地址 |
1 | 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 普通型 | 朴子市大鄉里大槺榔253號 |
2 | 私立弘德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技術型 | 朴子市崁後里54之2號 |
1 | 國立嘉科實驗高級中等學校[26] | 朴子市學府路二段51號 |
國民中學
#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備註 |
1 | 嘉義縣立朴子國民中學 | 朴子市大同路245號 | 女校 |
2 | 嘉義縣立東石國民中學 | 朴子市山通路6號 | 男校 |
國民小學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學區 |
嘉義縣朴子市朴子國民小學 | 市區東 | |
嘉義縣朴子市松梅國民小學 | 牛挑灣 | 松華里、梅華里、南竹里 |
嘉義縣朴子市大同國民小學 | 市區西 | |
嘉義縣朴子市竹村國民小學 | 鴨母寮 | 竹村里、崁前里、崁後里、順安里、新庄里、德家里 |
嘉義縣朴子市雙溪國民小學 | 雙溪口 | |
嘉義縣朴子市大鄉國民小學 | 大槺榔 | 大鄉里、大葛里、佳禾里 |
嘉義縣朴子市祥和國民小學 | 祥和新村 |
醫院

1985年4月7日,省立朴子醫院開業(今衛福部朴子醫院)。 2001年1月16日長庚醫院嘉義院區開業。
交通
鐵路
1999年3月6日蒜頭糖廠運蔗鐵道朴子線停止營運,並陸續拆除鐵軌。
嘉義公車捷運(嘉義BRT)為朴子市最主要的聯外交通方式,於朴子市境內設有多個站點,可快速連通嘉義市、嘉義車站、嘉義交流道、高鐵嘉義站、太保市等地

公車資訊
- 嘉義縣公車處
- 105 嘉義交流道-溪厝村
- 166 高鐵嘉義站-鹽水
- 7303 嘉義-雙溪口-長庚紀念醫院
- 7320 嘉義-新埤-雙溪口
- 7324 嘉義-水上-朴子
- 7326 嘉義-雙溪口-朴子
- 7327 嘉義-朴子-布袋
- 統聯客運
- 1638 臺北-朴子-東石
- 1639 臺北-布袋
- 嘉義客運
- 大台南公車(新營客運)
- 棕4 新營-鹽水-朴子轉運站
- 台一大車隊
- 幸福朴子1路 朴子轉運站-樹林頭
- 幸福朴子2路 朴子轉運站-朴子轉運站
- 幸福東石1路 朴子轉運站-東石漁人碼頭
- 幸福東石1路支線 朴子轉運站-副瀨
- 幸福東石2路 朴子轉運站-四股
公路
台8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 東石嘉義線)
台19線:六腳鄉-朴子市-義竹鄉
縣道157號:六腳朴子界 -朴子公園(與縣道168號共線起點)-朴子市-布袋鎮過溝
縣道161號:0k應菜埔(縣道168號岔路)-崁後-龜仔港-朴子布袋界
縣道167號:0k朴子(縣道168號岔路)-大槺榔-苦瓜寮-朴子鹿草界
縣道168號:東石鄉-朴子市-太保市
縣道170號:布袋鎮-朴子市-鹿草鄉
公共自行車
嘉義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是嘉義縣政府推動的自行車租賃系統[27],2023年開始規劃建置[28][29],由微笑單車股份有限公司得標[27][30][31],2024年7月3日開始試營運,朴子市已於2024年7月3日啟用「YouBike公共自行車系統」[32]。資料截至2024年12月5日,該系統已在朴子市設有27個YouBike2.0系統租賃站點[33],可甲地借車、乙地還車[註 2] [32],提供民眾租借使用[34]。
旅遊


- 朴子清木外科咖啡屋
- 1935玉勝巷自家烘焙咖啡
- 朴子夜市(體育館夜市)
- 朴子鎮安宮
- 朴子鐵支路公園
- 朴子藝術公園(前身為日本神社)
- 速食麵之父故居(安藤百福故居)
- 朴子火車頭公園
- 嘉義縣立梅嶺美術館
- 朴子溪生態步道
- 牛挑灣埤
- 朴子刺繡文化館
- 下寮石碼宮(劉侯同宗為祖籍晉江)
- 石車堂
- 蒜頭大橋(157縣道)
- 水道頭文創聚落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資料
- 引用來源
- ^ 諸羅縣志-1685年樸仔樹腳
- ^ 2.0 2.1 2.2 2.3 2.4 2.5 人口統計-村里鄰人口數-朴子市村里鄰人口數. 嘉義縣朴子戶政事務所. [2025-02-03]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最新消息-公告資訊. 嘉義縣政府民政處. [2025-02-03]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4.3 4.4 內政部戶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全球資訊網. [2025-02-03] (中文(臺灣)).
- ^ 朴.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5-01-04] (中文(臺灣)).
- ^ 朴子市.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5-01-04] (中文(臺灣)).
- ^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朴仔腳街,舊為猴樹港街,今更名。」
- ^ 8.0 8.1 8.2 8.3 樸仔腳的故事-嘉義縣朴子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朴子市公所.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中文(臺灣)).
- ^ 9.0 9.1 9.2 9.3 9.4 邱奕松. 政事·卷之二. 《朴子市志》. 朴子市: 嘉義縣朴子市公所. 1998 (中文(臺灣)).
- ^ 施添福 2008,第70頁.
- ^ 11.0 11.1 邱奕松. 自然·卷之一. 《朴子市志》. 朴子市: 嘉義縣朴子市公所. 1998 (中文(臺灣)).
- ^ 12.0 12.1 12.2 12.3 12.4 黃上旻. 嘉義縣朴子市人口變遷之研究(西元1905~2018年) (碩士论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22 (中文(臺灣)).
- ^ 13.0 13.1 人口統計-歷年人口數-朴子市歷年人口數. 嘉義縣朴子戶政事務所. [2025-02-03] (中文(臺灣)).
- ^ 14.0 14.1 14.2 羅郁捷. 朴子地區的形成與發展 (碩士论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13 (中文(臺灣)).
- ^ 吳佳蓉、謝惠伃. 建設整合計畫 朴子市盼轉型. 中正E報. 2017-11-29 [202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中文(臺灣)).
- ^ 人口統計-性別年齡人口數-朴子市性別年齡層人口數. 嘉義縣朴子戶政事務所. [2025-02-03] (中文(臺灣)).
- ^ 觀光導覽-村里導覽. 嘉義縣朴子市公所. [2025-01-27] (中文(臺灣)).
-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5-2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1-04-14) (中文(臺灣)).
- ^ 張毓翎. 〈朴子公所舊廳舍將拆除 員工不捨〉. 中國時報. 2021-03-27.
- ^ 公所簡介-組織架構-嘉義縣朴子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朴子市公所. [2017-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中文(臺灣)).
- ^ 市民代表會-嘉義縣朴子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朴子市公所. [2017-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1) (中文(臺灣)).
- ^ 陳淳斌 (编). 《嘉義縣志·卷四·政事志》. 嘉義縣: 嘉義縣政府. 2009 (中文(臺灣)).
- ^ 聖善寺.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 ^ 正心山高明寺.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4).
- ^ 靜修精舍. [202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 ^ 政院核定嘉義科學園區85億開發啟動 實驗中學後年招生. [202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 ^ 27.0 27.1 查詢服務-標案相關-標案查詢-決標查詢-決標公告-嘉義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置及營運管理. 政府採購電子網.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24-02-16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林宜樟. 《嘉義》鄰近嘉市 嘉縣4鄉市爭設YouBike. 自由時報. 2023-04-28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呂妍庭. 嘉縣推共享單車 拚明年中營運. 好房網News (中時新聞網). 2023-06-27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林宜樟. 嘉義縣YouBike來了! 7月試營運 年底將完成130站. 自由時報. 2024-02-23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王善嬿. 《嘉義》嘉縣YouBike7月上路 5鄉市設站點. 自由時報. 2024-05-14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32.0 32.1 黃國芳. 嘉義縣YouBike啟用 5鄉市適用前30分鐘免費. 中央社 CNA. 2024-07-03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嘉義縣-站點資訊-站點列表. YouBike微笑單車. [2024-12-06] (中文(臺灣)).
- ^ 嘉義縣-關於我們-認識YouBike. YouBike微笑單車. [2024-12-06] (中文(臺灣)).
- 書籍
- 邱奕松. 《朴子市志》. 朴子市: 嘉義縣朴子市公所. 1998 (中文(臺灣)).
- 《朴樹之蔭》,朴子公學校教師群合著,施嘉明譯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四章·朴子市. 《臺灣地名辭書·卷八·嘉義縣》. 南投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8. ISBN 978-986-01-6259-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