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名 | 譜名文濤 幼名成蹊 學名廣侯 | |||
字 | 息霜 | |||
號 | 漱筒、晚晴 | |||
法號 | 演音、弘一 | |||
出生 | 大清直隶省天津道天津府天津縣 (今天津市) | 1880年10月23日|||
圓寂 | 1942年10月13日 中國福建省晉江縣 | (61歲)|||
国籍 | 中國 | |||
宗派 | 律宗 | |||
修行法門 | 淨土法門 | |||
身份 | 中國書法家、畫家、音樂家、文學家、漢傳佛教僧侶 | |||
師承 | 印光 | |||
徒弟與學生 | 豐子愷、潘天寿、劉質平、吳夢非、李鴻梁、黃寄慈、夏丏尊 | |||
著作 |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 《南山律在家備覽》 《弘一大師晚晴集》 |
釋弘一(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1][2][3],俗名李叔同,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號晚晴老人,是出身天津的畫家、音樂家、劇作家、書法家、篆刻家、詩人、藝術教育家、漢傳佛教(南山律宗)僧侶。弘一法师的音乐代表作《送别》,广为传唱,成为经典歌曲[4][5]。
名號由來
- 晚晴:取自李義山詩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生平
1880年10月23日(農曆九月二十),他出生於直隸省天津道天津府天津縣。他的父親是李世珍,李世珍於同治四年中进士,後任官吏部主事,也在天津從事於食鹽貿易事業,同時經營银号等。他是他父親的第三個孩子。他的母親是父親的側室王氏。1884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初五),他的父親因病逝世。1885年,他跟隨他的二哥李文熙,一同接受傳統啟蒙教育;他當時能輕易背誦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知道他相關事蹟者,都對其感到訝異。
1887年,曾於普陀山出家之王孝廉返回天津,並定居位於當地之無量庵。他大侄子的妻子跟隨王孝廉學習《大悲咒》、《往生咒》等,他在旁邊一同聆聽。同時,他也跟隨乳母劉氏讀誦《名賢集》。他又跟隨常雲莊學習,讀《孝經》、《毛詩》等。此後;他又讀《唐詩》、《千家詩》、《四書》、《古文觀止》、《爾雅》等。十三歲時,他學習篆文。十五歲時,他吟誦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等詩句。當時,他十分喜愛貓。
1898年,他前往上海,参与“上海书画公会”、“沪学会”等組織,並曾就读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滬校前身)。
1905年,他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美术学校和東京音乐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1906年,他与同学曾孝谷创办业余话剧团体“春柳社”[6],演出《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留学日本期间,他曾因病返回天津休养。
1910年(一说1911年),他携日本籍妻子春山淑子(一说福基)归国。之后,他曾於天津北洋高等工业学堂、直隶模范工业学堂等校擔任教员。翌年,他於上海城东女子学校擔任音乐教员。
1912年,他於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擔任音乐及美术教师。
1915年,应江谦之聘請,他開始于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前身)擔任教師,教授图画、音乐等,同時於浙江两级师范擔任教師。
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吃素念佛,弘扬律宗,並著有《南山律在家备览》。出家后,他於艺术活動方面,只保留了书法。他的妻子在他出家后返回日本[7]。
1942年10月10日約18時,他于泉州開元寺之溫陵養老院写下“悲欣交集见观经”,並将之託付與妙莲法师。三日后,他於當地圆寂。[7][8] 圆寂后,其舍利分葬于泉州圆寂处和杭州虎跑定慧寺,前者于1952年迁至泉州清源山的弘一法师舍利塔内供奉,文化大革命中舍利塔被毁,1979年重建[9]。
家庭
第一位妻子
1897年,他遵從母親指示,与天津卫芥园俞家茶庄的茶商之女俞蓉儿成婚;俞蓉儿长叔同二岁。後來,俞蓉儿過世于1922年。1899年,他的长子李葫芦出生後隨即夭折。1900年农历九月十九(11月10日),次子李准出生。1904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三)三子李端出生。
第二位妻子
1905年,他的生母王氏病逝。同年秋,他前往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院学习美术绘画。後結識日本籍女性並與之結婚。
成就
他是近代中國藝術界的重要人物及早期先驅之一。他將油画、钢琴、话剧等引介入中國,同時擅長於书法、诗词、國畫、音樂、篆刻、文学、金石學等。
他所填词命名之《送别》,至今仍廣為人知。他於1913年寫作词曲之《春游》,是中国音乐史上最初的多声部音乐作品之一。
同时,他也將人体写生等西方美术教育方法,以及现代音乐教育方法等,引入中國,並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劉質平、吴梦非等藝術家。
晚年,他对漢傳佛教做出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提升律宗於(漢傳)佛教中的地位方面;他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并親身加以实践,成为恪守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典范之一,被許多佛教徒推崇为「中興南山律宗第11代世祖」。[10]
評價
作品
- 佛學著作
- 画册
- 论文
- 《图画修得法》
- 《水彩画法说略》
- 作曲填词
- 《春游》(1913年)
- 填词
- 作曲
- 詩作[12]
- 《金縷曲 · 披髮佯狂走》
- 《喝火令》
- 《題夢仙花卉橫幅》
- 《詠橘》
- 《秋柳》
- 《臨終遺弟子劉質平》
- 《滿江紅 · 皎皎崑崙》
- 《孤山歸寓成小詩書扇貽王海帆先生》
- 《和宋貞題城南草原圖韵》
相关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 ^ 新华网. 千年灵隐举办音乐会纪念李叔同圆寂65周年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2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 ^ 佛敎古今人物談. 大乗文化出版社. 1980 [202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 ^ 中国电影年鉴.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120 [202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 ^ 邸永君. 著名骊歌《送别》之前世今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23-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中文).
- ^ 范舉. 【百家廊】《送別》悲歌的來龍去脈. 《文汇报》.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5) (中文).
- ^ 陈星. 李叔同身边的文化名人. 中国: 中华书局. 2005: 229. ISBN 9787101048827.
- ^ 7.0 7.1 “悲欣交集”——福基与李叔同. CCTV. 2007年8月17日 [2017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8日).
- ^ 《弘一大師傳》.
1942年5月,在葉青眼居士及溫陵養老院諸人的請求下,移居泉州開元寺溫陵養老院“晚晴室”。
- ^ 弘一法师舍利塔.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图书馆.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5) (中文).
- ^ 10.0 10.1 中國佛教文物圖書館 (编). 弘一法師——弘一法師誕生一百周年紀念.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 (中文(简体)).
- ^ 蕅益大師年譜 弘一大師著.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古詩文網. 李叔同的詩文. [2024-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3).
外部链接
- 弘一法師文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七葉佛教書舍
- 为青年说弘一法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丰子恺
- 弘一大師紀念學會 - 弘一大師略傳及年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弘一大師圓寂紀念日 揭祕弘一大師的三次遺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