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1918年9月15日—2004年2月5日),原名李忠慎,字德余,男,四川荣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
生平
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重庆市)。其父曾参加过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时的保路同志会。
1934年,李新考入在重庆的川东师范学校念书,一二九运动中担任重庆学生救国联合会主席[1]。1936年遭学校当局开除后,到万县民众教育馆三正埠分馆任主任馆员,此时期经中共党员李成之(后更名李直)发展而加入组织。[2]
1938年初,他与李直及同学王方名、罗义淮等通过万州日报社欧阳克明[3]的关系[4],由万县步行到延安[5],入陕北公学,同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毕业后,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任招生委员。其后历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科科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杞县工委书记、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整军小组秘书、中共中央华北局青委负责人[6]及永年县委书记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李新主动请求调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协助吴玉章筹建中国人民大学,[7]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长、党委副书记[8](1950年,李新曾收到邓小平电报,请他去中共中央西南局任青委书记兼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但他婉拒邓小平,坚持治学[9])。
1956年秋,约请几位志同道合的学者[10]到北京[11],开始编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任编书组组长,后数经波折,至1961年成书出版[12],是为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大陆上的中国近代(1919-1949年)史研究之唯一专著。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原已自诫守口不言,未料中国人民大学的党组书记竟然捏造消息,发在北京市委内部刊物《党内参考资料》上,称人大党委常委李新擅自召集校务委员会,让大右派分子吴景超、李景汉参加,引起广大群众不满云云。李新见此怒不可遏,立即写成一信,欲要求更正。校长吴老(玉章)劝他冷静,并提示一句“他们就是要你跳嘛!”李新方意识到这是“引蛇出洞”圈套,企图诱使他“反对市委”,进而升级整肃,于是持信未发,避免了像同在人大工作的葛佩琦那样被打成“极右派”的厄运。[13]
1960年,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196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员、副所长。
在“文革”中身处逆境,但始终不失历史学家的视角,保持冷静,观局料事,并相机向叶剑英[14]、邓小平提出整顿建议(例如在邓第一次复出时曾建言设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邓传话表示愿闻其详,并如议实施),尽力抵制“文革”对中国造成的破坏。
1972年8月,接受周恩来和董必武布置的编写民国史的任务,开始主编《中华民国史》[2],至1973年12月,编成《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三套(作为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工具书,计有《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华民国人物志》、和《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由中华书局出版。
“文革”后曾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成员赴美国访问讲学[15]。自1980年起担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6]。
200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17]。
身后
2008年,李新的回忆文章及遗稿经其学生陈铁健[18]整理成书的《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几经周折终于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回忆录与那一代的其他人写的回忆文字颇有不同,透露出对中共历史上种种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故而得到许多知名学者和评论家的介绍推许,2019年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
著作
主要代表作有[19]: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
- 《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话》
与他人合著并担任主编: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
- 《中国革命史》
- 《中华民国史》
参考
- ^ 蒋国昌主编;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 重庆教育志.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2.03: 419. ISBN 7-5366-5671-8.
- ^ 2.0 2.1 参见《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附录二《李新生平简介》。
- ^ 欧阳克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中共万县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下川东革命摇篮.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1.06: 112. ISBN 7-5409-0617-0.
- ^ 何郝炬著. 霜天晓月.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06: 72. ISBN 7-220-07391-7.
- ^ 赵福山编著. 西柏坡人物.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07: 175. ISBN 7-5043-3953-9.
- ^ 见《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中“与任弼时的三日长谈”一节。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 名师荟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 2.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09: 548. ISBN 7-5017-6990-7.
- ^ 刘明钢著. 中共党史上的那些人与事.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01: 315–316. ISBN 978-7-5117-1973-7.
- ^ 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真、山东大学教授孙思白、中国人民大学的彭明;后又以借调方式请进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旭麓。
- ^ 起先借用中国人民大学的宿舍,后来入驻中国科学院学部近代史研究所,整个编书组则由高教部直接领导(作为高校文科教材建设的重要资源)。
- ^ 共四卷,从1959年到1961年先后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
- ^ 事见《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中《反右亲历记(1957·北京)》一章。
- ^ 1976年7月愤书《改花蕊夫人诗,并呈叶剑英元帅》:“当年抗日树红旗,八路威名天下知。今日雄兵三百万,岂无一个是男儿。”此诗已被《叶剑英传》引用(见《秋韵诗词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07: 362. ISBN 7-5000-5469-6.
-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2.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10: 564. ISBN 7-5000-5997-3.
- ^ 魏久明. 怀念李新同志. 百年潮. 2004, (3): 41-44. ISSN 1007-4295.
- ^ 研究作品很多,其中著名者包括《寻真无悔:陈铁健八十文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简明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瞿秋白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
- ^ 北京高等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高等教育志 下. 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4.07: 1438. ISBN 7-80142-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