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鵠(?—?),字孟皇,《襄陽記》作孟星,安定郡乌氏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人)[1]。自幼愛好書法,師從師宜官,得其真傳。[2]
梁鵠擅八分書而聞名,初舉孝廉,拜為郎官[3]。光和元年(178年),入鸿都门学,出任凉州刺史。漢靈帝時,在鴻都門下,遷選部郎、选部尚书(吏部尚书)。漢末投奔荆州刘表。建安二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荆州,梁鵠被待为上宾。曹操甚愛其書法,常懸掛於帳中。有《孔羡碑》(《鲁孔子庙碑》)、《受禅表》傳世。
參考書目
- 《晉書·衛瓘傳》
參考資料
- ^ 郑彦卿, 《梁鹄书法与故里考略》,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31 (4), 2010年, 31 (4): 79–84
- ^ 《法書要錄·卷一》:安定梁鵠。後漢人,官至選部尚書。得師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鵠書懸帳中。宮殿題署,多是鵠手。
- ^ 《太平广记·卷二○六》: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