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湿奴 | |
---|---|
维护、现实、業報、解脫之神 善性保护者、毗湿奴派主神[1][2] 三相神 | |
其他名稱 | 那罗延(Narayana), 诃利(Hari) Keshava、坚定不移者(Achyuta) Madhava, 阿難陀 Govinda, Janardana |
天城體 | विष्णु |
梵文轉寫 | Viṣṇu |
神系 | 提婆(薄伽梵) |
住處 | |
真言 | Om Namo Narayanaya Om Namo Bhagavate Vasudevaya |
法寶 | 善見神輪、杵 五生法螺、角制弓、欢喜剑[3] |
符號与象徵 | 娑哩迦拉摩石、陀羅缽地石、莲 |
性别 | 男 |
伐訶納 | 迦楼罗[3]舍沙 |
代表節日 | 侯丽节、罗摩诞辰、黑天诞辰 那罗希摩节、排燈節、欧南节 婚姻节等[4] |
個人信息 | |
配偶 | 吉祥天女 |
手足 | 义妹:雪山神女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毗湿奴(梵語:विष्णु,羅馬化:Viṣṇu),也譯为毗紐笯、毗濕紐、維世奴,其他称号有诃利(Hari)、幻化天王,奧義書中又把那羅延(Nārāyana)、那羅希摩(Narasimha)、婆藪天(Vāsudeva)等列作其化身,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掌「毀滅」,而毗湿奴即是「守護」之神,印度教中被視為眾生的保護之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印度人大多信仰濕婆和毗湿奴,在尼泊爾和泰国,國王被認為是毗湿奴化身。
佛教称为毗紐天,又譯作毗搜紐天、毗瑟笯天、毗瑟拏天、韋紐天、遍入天、遍勝天、遍聞天等[5],亦常將其等同於那羅延天。
背景簡介
毗濕奴最早出現在《梨俱吠陀》,其特点是三步就能夠走遍世界,象徵太陽於上午、中午、下午的人格化。在早期文献中,毗湿奴的地位不高,多被认为是因陀羅的助手。後來毗湿奴的地位逐漸上升,成為印度教的主神之一,與梵天、湿婆齊名。
毗湿奴的坐骑为迦楼罗,妻子是吉祥天女。印度教的毗湿奴派(Vaishnavism)专门供奉他,全印度有一千多座庙宇。
毗湿奴常以象征着无穷、无限的深蓝色皮肤之相貌出现,擁有四只手臂,並骑在神鸟迦楼罗或坐在莲花上。四支手臂分別拿著不同的神器:善見神輪、法螺、蓮花,以及金剛杵。另一常見的形象,則是毗濕奴横躺在千頭巨蛇「舍沙」(阿難陀龍王)身上,他從肚臍中长出来的蓮花诞生出创造之神梵天,而吉祥天女則隨侍在身邊。
有一传说,濕婆之妻達剎約尼的父親達剎,不敬重濕婆,為此達剎約尼以自焚抗議。失去妻子的湿婆,怒將達剎梟首,然后温柔地抱起妻子的尸体,跳起悲伤舞蹈,世界因他的“破坏之舞”濒临灭亡。闻讯赶来的毗湿奴为了拯救世界以及减轻湿婆的痛苦,在湿婆跳舞时,将達剎約尼尸体切割成五十塊,散落於各地,形成了印度的50处圣地(Shakti Peethas)。達剎約尼後來轉世為雪山神女,與濕婆再續前緣。
另一传说,梵天一次於眾神集會之中與濕婆辯駁,究竟誰的法力較強,濕婆憤怒,拔劍砍斷了梵天第五個頭顱(故現在梵天只有四面,俗稱四面佛)。眾神皆對濕婆如此暴戾之舉感到不滿,大罵其為「殺梵之賊」,毗濕奴出來調停事件,拋起了法螺、金剛杵、蓮花三樣法器,法螺大鳴降低了濕婆神的聽力,蓮花兩片花瓣落在濕婆神的眼睛上,遮掩其視力,濕婆神於是張開額頭的眼睛,並自眼中燃燒火燄,金剛杵随之落下直逼濕婆的第三隻眼。濕婆知道自己落敗,於是回到喜馬拉雅山隱居修行,苦練自己的額上之眼。
又另一传说,湿婆被魔王巴斯馬瑟(Bhasmāsura)的苦修感动,赐给他“触摸谁的头,谁就會化為灰燼”的能力。但巴斯馬瑟性好女色,忘恩負義地想要用这一能力加害湿婆,以佔有濕婆美艷的嬌妻雪山神女,毗湿奴化身成有著美麗的容貌、姣好的身材,與極其曼妙的舞姿美女摩西妮(梵語:मोहिनी Mohinī),为湿婆解危,摩西妮與魔王相約,只要魔王能與她跳出一樣的舞,就願意以身相許。色迷心竅的魔王立刻應允,也隨著摩西妮的動作碰觸自己的臉頰,隨即他被自己的能力化为了灰烬。之后湿婆让毗湿奴再一次幻化成摩西妮,以便讓湿婆看清“幻影”(māyā)。当毗湿奴答应他的请求后,湿婆因为摩西妮的美而失去理性,疯狂追逐并拥抱摩西妮。
以上毗濕奴與濕婆之間的故事,在印度教不同派系以及不同地區皆有許多變化之版本。
十大化身
毗湿奴作为保护者和维持者拥有许多化身,化身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资料表现不同,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化身,分别是:
- 摩蹉(鱼):从洪水中救出人类始祖摩奴;
- 俱利摩(龟):众神搅乳海时作为搅棒曼陀罗山的底座;
- 筏罗诃(野豬):从海中拱起沉没的大地,杀死魔王金目;
- 那羅僧訶(人狮):消灭魔王金床;
- 筏摩那(侏儒):三大步跨越天地,从三界中赶走魔王跋利,只把地狱留给他;
- 持斧罗摩:三七二十一次杀光人间侵犯婆罗门利益的刹帝利;
- 罗摩:诛杀十首魔王罗波那;
- 黑天:消灭那伽之王迦梨耶、提奴迦、波罗兰钵妖怪,担任阿周那的御者;
- 佛陀:即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否定了婆羅門的犧牲祭祀,倡導不殺生;
- 大力罗摩:黑天的哥哥,曾和黑天一起历险;
- 迦樂季(白马):在这个“争斗时”结束之际毁灭罪恶的世界。
参考文献
- 《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2840-7
- 《世界神话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 7-205-00960-X
- ^ Wendy Doniger. Merriam-Webster's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Merriam-Webster. 1999: 1134. ISBN 978-0-87779-044-0.
- ^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2008: 445–448 [2021-11-30]. ISBN 978-1-59339-4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 ^ 3.0 3.1 Constance Jones; James D. Ryan. Encyclopedia of Hinduism. Infobase Publishing. 2006: 491–492 [2021-11-30]. ISBN 978-0-8160-756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3).
- ^ Muriel Marion Underhill. The Hindu Religious Year.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991: 75–91 [2021-11-30]. ISBN 978-81-206-05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 ^ 遁倫《瑜伽論記》:「景(惠景)云魯達羅(Rudra)世界者,大自在天住處。毗瑟笯世界者,毗紐天處。既是外道計執,不得依二十八天求其處所。測(圓測)云魯達羅者名暴惡耻化,毗瑟笯者名為幻惑,並他化已下諸天是也。」
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云魯達羅天,此名暴惡天。毗瑟𦬻天,此名惑天,能幻化雁烏等種種形故。二皆是自在天之八變化身。或云毗瑟𦬻天是婆藪天之化身也。」
吉藏《中觀論疏》:「韋紐天者,影(曇影)師云……此天是欲界之極。……劫初之時一切皆空,有大水聚,十方風起能令波波相次、風風相持。水上有一人,千頭二千手足,化從水生,名曰韋紐天。此天齊中,有一千葉蓮華,中有光如萬日俱照,有一梵王因此華生,亦放光明如萬日俱照。梵王作念,此處何故空無眾生?作是念時,光音天子命盡之者,應生此土。有八天子,一時化生,此八天子心念,我從梵王生,梵王亦念,我生此八天子。從八天子生天地人民萬物,八天子是眾生之父,梵王是八天子之父,韋紐是梵王之父。韋紐手執輪戟,有大威勢,故云萬物從其生也。」
《大智度論》:「復次,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韋紐;是人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花,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