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桥 | |
---|---|
![]() | |
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
地址 | 邵阳市邵东市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 |
认定时间 | 2011年1月24日 |
洪桥,位于中国湖南省邵东市,横跨资江支流邵水,是一座始建于明正德元年的石质六孔廊桥,于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桥地处宝长驿道上,是宝庆府至长沙府的必经之路,兼具官道与商道功能,有“东大门”、“东大路”等名号。当时此地人流密集,商业旺盛,洪桥铺东西两街,长500多米,有200多间铺面,聚集了各地物产,也形成了本地的商城生态。[1][2]
历史沿革
明正德元年(1506),洪桥始建。正德十六年(1521),洪桥倒塌。嘉靖元年(1522)知府周思忠重修为六孔石礅木桥,命名为“太平桥”。[1]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补修桥礅。道光十四年(1834)春,山洪将桥冲垮,进士训导周在丰奉命募捐修缮。道光十九年(1839),桥体竣工,更名为洪桥,为六孔拱石桥,桥上盖雨亭,两端建牌楼,桥中设神庙以镇水妖。[1]

文革时期破四旧运动中,桥上神庙、惜字炉和桥头牌楼报钟等被毁。1998年,洪桥被公布为邵东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洪桥被公布为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洪桥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3]
建筑规制


洪桥为6孔等跨径石拱桥,长55.5米,宽6.83米,高8米,每拱跨度9.25米。洪桥桥面水平,铺长条石板,木架构风雨亭,桥中设七圣殿,桥两端各有台阶20级,桥上竖有石碑20通(其中清代13通)。桥体东西两端为牌楼,高约7米,分别饰以“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浮雕及“自西自东欣远道,既来既往乐亨衢”、“洪水长清歌利济,桥梁永固发安澜”楹联。石栏上雕有鸳鸯、双狮、麒麟、棋盘[4]、桥神菩萨、玉带宝剑等浮雕,桥面上还刻有双狮绣球、麒麟望日、鹤驾祥云、凤凰摆尾、五福临门等图案。[1][5][6]
民俗信仰
“洪桥祭祀”以观音菩萨生日(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及南岳圣帝生日(农历12月16日)为固定祭祀日。香客于祭祀日起着特定服饰,有齐念起程经、拜天地、 拜观音、请圣帝、拜水府王爷、吃斋饭等流程,期间伴有耍龙、舞狮、车马灯、鼓乐队等随香客巡游。[1]
洪桥碑序(节选)
砌桥石大而坚,其琢磨细而致,洵乎华实,翘然高拱。耸然特立,焕乎若长虹,东达京省,西通云贵,士民辐辏所必经,车马络绎而不绝,诚为要津。[3]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焦成根, 刘彦, 王梦君. 范家山洪桥的装饰艺术及民俗意味. 艺海. 2011, (4): 137-138.
- ^ “铺”不完的厚重邵东.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6-01-04 [2025-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5).
- ^ 3.0 3.1 蒋响元. 湖南古代交通遗存.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159–160. ISBN 978-7-5356-6302-3.
- ^ 印象邵阳 每日一景:邵东市洪桥. 红网. 2023-11-01 [2025-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16).
- ^ 孔庆普. 中国古桥志 上.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20: 244. ISBN 978-7-5207-1358-0.
- ^ 邵东县志编纂委员会. 邵东县志.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3: 483. ISBN 7-5074-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