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新河,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西北部,是漳卫南运河右岸的一条入海通道,是在原四女寺减河基础上疏浚扩挖而形成的一条人工河道,以承泄上游卫运河洪水和沿岸排涝为主,兼有蓄水功能。
历史
漳卫新河的前身是开挖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的四女寺减河,下段为沿用鬲津河(老黄河)故道。四女寺减河在明清两代曾多次整修,但仅限于上游约5千米,其下游200千米不设堤防,任河水漫流。至清光绪年间,河道全部淤废。 1951年重新疏浚河道,之后又经过多次治理、清淤等工程,形成现在的规模。
干流概况
漳卫新河起自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镇的四女寺枢纽,开始有两部分组成:一支称岔河,从北进洪闸出,沿原钩盘河故道向东北,经德州市城区,河北省吴桥县东南部,至沟店铺乡大王铺村以东与另一支减河相汇;另一支称减河或老减河,从南进洪闸出,先向东南流至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九龙庙村后转东北流,经德州市区东郊,之后成为河北、山东两省界河,至大王铺村,与岔河相汇。岔河成为了德州老城区和天衢新区的分界线,减河则横跨天衢新区正中[1]。交汇后的漳卫新河自大王铺村以下河段,作为河北、山东两省界河流经宁津县、乐陵市,大体向东、向北流,最终于山东省无棣县埕口镇大口河村注入渤海。河长257千米。
沿岸概况
漳卫新河流经地区大部分属于冲积平原,河北海兴县香坊乡边庄村以下为冲积海积平原。坡降一般为1/10000左右。沿岸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粮食、经济作物,同时有大量枣、梨等果品生产基地,河口两岸滩涂开发成水产养殖场和盐场。[2]
参考资料
- ^ “古老的运河讲新时代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德州篇. yunhe.china.com.cn. [2024-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27).
- ^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中国河湖大典·海河卷》 (M) 1.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年1月: 197页. ISBN 978-7-5170-0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