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丹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 | ||||||||||||||||||||||||||||||
---|---|---|---|---|---|---|---|---|---|---|---|---|---|---|---|---|---|---|---|---|---|---|---|---|---|---|---|---|---|---|
出生 | 俄罗斯帝国梁赞州扎赖斯克 | 1897年7月21日|||||||||||||||||||||||||||||
逝世 | 1968年5月10日 苏联莫斯科 | (70歲)|||||||||||||||||||||||||||||
墓地 | 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 |||||||||||||||||||||||||||||
效命 | 蘇聯紅軍 | |||||||||||||||||||||||||||||
服役年份 | 1918年-1960年 | |||||||||||||||||||||||||||||
军衔 | 苏联元帅 (1946年–1960年) | |||||||||||||||||||||||||||||
参与战争 | 俄国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获得勋章 |
| |||||||||||||||||||||||||||||
其他工作 | 总参谋长 国防部副部长 |
瓦西里·丹尼洛维奇·索科洛夫斯基(俄语:Василий Данилович Соколовский,1897年7月21日—1968年5月10日),苏联军事家。索科洛夫斯基主要担任参谋工作,协助朱可夫等组织了苏德战争中的多次重要战役,1945年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46年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62年他主持编著了《军事战略》一书,强调核武器致胜论,其强调火箭核战略的理论成为冷战时期苏军的战略基础。
早年
索科洛夫斯基生于格罗德诺省比阿韦斯托克县附近的村子(今属波兰波德拉谢省)。1918年参加红军,同年11月到1919年6月进入红军军事学院就读。毕业后担任了半年的步兵第32师副参谋长。1919年12月回到军事学院就读,1921年10月从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毕业,被派往土耳其斯坦方面军,任作战部副部长,后任作战部长。曾参与对巴斯玛奇运动的镇压,荣获红旗勋章。
1922—1930年历任中亚地区步兵师参谋长、莫斯科军区步兵师参谋长、北高加索和白俄罗斯两军区的步兵军参谋长。1928年索科洛夫斯基从高级军事干部速成班毕业。1930—1935年先后任步兵师师长、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副参谋长。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35年5月起,索科洛夫斯基任乌拉尔军区参谋长。1938年4月起转任莫斯科军区参谋长。1941年2月起任苏军排名第二的副总参谋长,和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一起协助总参谋长 格奥尔基·朱可夫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
苏德战争开始后不久以德米特里·巴甫洛夫为首的西方面军指挥部被集体解职,索科洛夫斯基被派往西方面军担任参谋长,他协助铁木辛哥组织了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10月朱可夫接掌西方面军,索科洛夫斯基继续担任参谋长,协助组织了莫斯科保卫战,他在这两场战役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军事和组织才干。
1943年2月索科洛夫斯基担任西方面军司令,指挥西方面军部队与加里宁方面军协同作战,胜利进行了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1943年夏又率部参加了奥廖尔战役和斯摩棱斯克战役,突破了德军的强大防御。但在1943年底的奥尔沙攻势和1944年初的维捷布斯克攻势中,索科洛夫斯基所部损失惨重,索科洛夫斯基因此被降职,派到乌克兰第1方面军担任参谋长。
索科洛夫斯基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参谋长任上协助朱可夫和科涅夫组织了利沃夫-桑多梅日、维斯瓦河—奥得河等战役。1945年4月调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参谋长,协助朱可夫进行柏林战役的准备和实施工作。柏林战役后他参与了德军投降仪式,后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二战之后
战后索科洛夫斯基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总司令,1946年3月起任总司令、苏联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兼对德管制委员会苏方委员。1948年6月面对美英法3国在所占区开始进行货币改革,索科洛夫斯基发表了《告德国民众书》,认为英美法3国欲分解德国,不久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交通,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年3月斯大林派较为温和的崔可夫接替了态度强硬的索科洛夫斯基,索科洛夫斯基回国后担任苏联武装力量部(1950年2月起为苏联军事部)第1副部长。
1952年6月斯大林免去了总参谋长什捷缅科的职务,索科洛夫斯基于1952年6月-1960年4月任苏联军事部(1953年3月起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在这期间索科洛夫斯基领导撰写了《军事战略》一书,提出“未来的世界大战,就武器来说,首先是火箭核战争,进行这种战争的基础是各个军种,首先是战略火箭军和导弹原子潜艇,大量使用火箭核武器。”索科洛夫斯基的这一军事理论成为冷战时期苏军主要的指导思想,1960年起索科洛夫斯基担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相当于退役)。
1968年索科洛夫斯基去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新切尔卡斯克红旗高级军事通信指挥学校以其名字命名。格罗德诺市树有其半身像,乌拉尔军区司令部大楼为其设置有纪念牌。
主要著作
- 主编《军事战略》(1962)
- 《解放西乌克兰地区》(1965)
- 《光荣的战斗历程》(1966)
- 《莫斯科大会战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
-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21册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374.
- 苏联主义网-索科洛夫斯基生平. [2013-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 苏联英雄
- 列寧勳章獲得者
- 十月革命勳章獲得者
- 紅旗勳章獲得者
- 一级苏沃洛夫勋章获得者
- 一级库图佐夫勋章获得者
- 保卫莫斯科奖章获得者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获得者
- 攻克柏林奖章获得者
- 解放华沙奖章获得者
- 红军建军二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苏维埃陆军海军三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苏联武装力量四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莫斯科建城八百周年奖章获得者
- 法國榮譽軍團大十字勳章持有人
- 1897年出生
- 1968年逝世
- 苏联元帅
- 苏军总参谋长
- 格罗德诺省人
-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方面军司令
- 蘇聯共產黨黨員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 軍事學家
- 俄国内战人物
- 伏龍芝軍事學院校友
- 第二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第三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四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五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六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七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苏共十九大代表
- 苏共二十大代表
- 苏共二十一大代表
- 苏共二十二大代表
- 苏共二十三大代表
- 参与镇压1956年匈牙利革命人物
- 苏联副国防部长
- 军级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