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906年
大清湖南省隆回县 |
---|
逝世 | 1973年11月18日(1973歲—11—18)(66歲) |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教育程度 |
|
---|
职业 | 軍事家 |
---|
活跃时期 | 20世紀 |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
- 1926年冬毕业分配到赣州新编第一师第二团任见习参谋、见习排长。
- 1927年夏任黄埔武汉分校步科二总队区队附
- 新编第一师师部参谋、排长。
- 1928年任第九师营长、第26旅第51团(刘戡)团附。
- 1929年冬,参加了唐生智在河南发动的反蒋活动。
- 1930年春任第九师补充旅参谋主任
- 1931年应李默庵邀请任第十师第57团团附
- 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
- 1932年夏对鄂豫皖苏区围剿
- 1932年冬赴豫西任刘戡第八十三师第247旅第494团团长
-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
- 1937年初鄂北师管区新兵总队队长驻孝感
- 抗战爆发后,任刘戡第83师参谋长
- 1939年3月刘戡第九十三军少将参谋长,兼副军长
- 1942年春八路军前总参谋处长
- 1942年9月到延安任军委高参室主任。
- 1943年夏入中央党校学习、接受审干近2年
- 1945年作为中央直属机关及中央军委代表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 抗战胜利后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参谋处长、教育处长
- 1946年夏东北某补训师副师长,协助何长工、吴溉之工作
- 1946年秋,补训师解散,白天调东北野战军总部任教育处处长
- 1948年军委总部教育处长
- 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及解放西北的扶眉战役、秦岭战役,解放西南的战役
- 1948年冬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参谋长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副军长
- 第六十军副军长兼川西军区副司令员
- 1950年底南京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授会主任
- 1951年夏军委军训部(部长萧克)“部队训练局”副局长
- 1953年秋解放军第一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 1958年批判军内教条主义,主动要求转业任哈尔滨市副市长、哈尔滨市委委员,市科技委员会副主席,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负责外事和科技工作
- 1961年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 1963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组建了“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组”,著有《唐末农民战争的战略问题》
|
白天(1906年12月3日—1973年11月18日),原名魏巍,族名冀承,别名浩然。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金潭村人。国民革命军少将、第九十三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
家有姊妹七人,是唯一男孩。父亲魏毓翘,曾任湖南省造币厂副厂长,早逝。1920年,其族叔魏毓温夺产,扬言要打死他,赴长沙住到姊夫邹鹏振(赵恒惕部下团长)家就读,参加过学生爱国运动。
1947年根据林彪的“一点两面三三制”的精神,写了《目前的战役问题》的小册子,经林彪修正后,即以司令部的名义印发部队作教材,后因个别人不同意以机关名义下发,应予收回,于是白天便离开东北,经平壤、大连至胶东,时值范汉杰扫荡胶东,经渤海、冀中至平山县,任总部教育处长。[2]
1947年冬,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少奇批准,撤销了白天在延安审干中的保留问题。[3]
1957年3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73年11月18日,因患肺癌在北京去世。
- ^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 罗斌; 刘梅声. 弃暗投明的白天将军. 湘潮. 2007, (2): 20–23. ISSN 1003-949X. CNKI FLDS200702006
. WFdata:periodical/QK200702120669.
- ^ 陈扬桂. 追求光明的白天将军. 党史纵览. 2019, (6): 21–26. ISSN 1005-9482. CNKI DSZL20190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