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羾(1364年—1436年),字雲翰,中書省晉寧路解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
洪武年间,其因鄉舉进入太学,授兵部職方司主事。后上疏圖天下要害厄塞,並屯戍所宜。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其有才能,升任兵部員外郎。建文初年,外迁任浙江參政,逮捕海盗有功[1]。永乐二年,出使交阯,后升任刑部侍郎之后改为工部侍郎、礼部侍郎。永乐五年,升任礼部尚书,賜宴華蓋殿。永乐九年,朝鲜派使者朝贡,例有賜賚,趙羾不奏。朱棣大怒,命其下狱,后得釋,出使督建隆慶、保安、永寧等州縣,使百姓安家乐业。永乐十五年,丁母艱。之后再起用,改为兵部尚书,专门处理塞外兵事[2]。明仁宗即位后,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宣德五年,御史張楷弹劾其与侍郎俞士吉怠縱,之后召至,命致仕还乡[3]。
参考文献
- ^ 《明史》(卷150):“趙羾,字雲翰,夏人,徙祥符。洪武中,由鄉舉入太學,授兵部職方司主事。圖天下要害厄塞,並屯戍所宜以進。帝以為才,遷員外郎。建文初,遷浙江參政,建策捕海寇,有功。”
- ^ 《明史》(卷150):“永樂二年,使交阯,還奏稱旨。擢刑部侍郎,改工部,再改禮部。五年進尚書,賜宴華蓋殿,撤膳羞遺其母。初,羾每以事為言者所劾,帝不問。九年秋,朝鮮使臣將歸,例有賜賚,羾不以奏。帝怒曰:「是且使朕失遠人心。」遂下之獄。尋得釋,使督建隆慶、保安、永寧諸州縣,撫綏新集,民安其業。十五年丁母艱。起復,改兵部尚書,專理塞外兵事。帝北征,轉餉有方。”
- ^ 《明史》(卷150):“仁宗嗣位,改南京刑部。宣德五年,御史張楷劾羾及侍郎俞士吉怠縱。召至,命致仕。”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