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圓券 | |
---|---|
使用地区 | |
使用地 | 中華民國大陆地区 |
发行历史 | |
始发时间 | 1949年7月 |
之前货币 | 金圓券 |
废止时间 | 1949年底(事實上) 1992年8月5日(法理上) |
发行制造 | |
中央银行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
此信息框显示的是该货币被废止前的最后状态。 |
银圆券是银圆兑换券的简称,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国大陆崩潰前夕於部份地區发行之一種紙幣[1]:4488。自1949年(民國38年)7月起發行,用意是以旧有银本位的银圆取代价值已近废纸的金圆券。银圆券发行的同时,中国大陆政局形势渐变。随着局势,银元券价值亦大幅贬值。最后,銀圓券在中国大陆被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所取代,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陸續用人民幣作價收回[1]:4488。
簡介
1949年(民國38年)4、5月間,南京、上海相繼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佔。政府敗退廣州、重慶等地。中華民國行政院于5月4日迁往广州,开始商讨发行银圆券[1]:4488。
同年5月7日,广州市政府宣布暂時改以银圆征税。当时金圆券价值已接近废纸,民间一般多以貴金屬、银圆、港币、外币交易,小额交易亦有以物易物。為代替急劇貶值、幾同廢紙的金圓券,政府於1949年7月發行銀圓兌換券[1]:4488。
同年7月3日,閻錫山公佈「改革幣制令」,發行銀元券,規定其價值等於硬幣銀元一元[2]:172。4日,行政院在广州宣布《银圆及银圆兑换券发行办法》,恢复使用银本位的银圆货币,政府交易以银圆或新发行的银圆券进行。银圆券1元兑银圆1元(含纯银23.493448克),可无限兑换。而金圆券则以五亿元折合为银圆券一元,限于9月1日前收兑。初发行时,银圆券面额分1、5、10、50、100元。8日,重庆亦开始发行银圆券。
由于有法币、金圆券接連無限貶值,中國國民黨已經信用破產,加上政局日下,虽然有无限兑换银圆的保证,银圆券仍难逃贬值的命运。7月17日新华社发表声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后只会收兑银圆而不接受银圆券。银圆券即出现贬值,在广州,兑港币的价值立即下滑。广州市政府禁止外币流通,但无实效。之后多次出现以银圆券抢兑银圆。由于银行的银圆储备不足,只好在8月起改为限额兑换,市民对银圆券信心崩溃,价值暴跌。之后随着战事日下,广州及西南在1949年(民國38年)下半年相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
惟以戰局之變化,迅速失敗,市面交易仍以黃金、白銀、外幣為媒介[2]:172。政府為籌措戰費,三個半月以內支出黃金、银圆,及外幣共值1億2千萬美元以上,皆取自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之庫存[2]:172。银圆券亦从此停止流通。
1949年(民國38年)7月23日公布《中華民國三十八年愛國公債條例》15條時,第七條規定:「認購本公債,除照票以銀圓或銀圓兌換券繳購外,得以白銀,或黃金,或外國幣券,或政府指定之實物,按照市價折合繳購。」同法第八條:「本公債還本付息,一律以銀圓,或銀圓兌換券給付。」該法到了民國39年(1950年)4月25日才得到立法院第1屆第5會期第十八次會議追認[3]。1973年(民國62年)3月30日,廢止該法15條,同年4月11日公布,以後通行的中華民國法律就不再提到銀圓兌換券[4]。
雖然銀圓券早已退出市場,但《銀圓及銀圓兌換券發行辦法》卻一直要到1992年8月5日才正式廢除。至此,銀圓券在法理上亦告失效。
票樣
低面額銀元輔幣券
- 1949年(民國38年)4月,國民政府遷往廣州,金圓券大幅貶值,所有市面買賣改以銀元作價。
- 由於輔幣不足,中央銀行青島分行於5月14日發行小面額銀元輔幣券,於地方流通。
- 由於輔幣不足,重慶中央銀行亦於6月24日發行各種小面額“重慶”地名直式銀元輔幣券,流通於四川、西康兩省。
- 以上,這些鈔券均屬於地方流通券。與民國38年7月中央銀行根據「銀元及銀元兌換券發行辦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正式發行的銀元券不同。
图案 | 正面 | 背面 | 面值 | 發行日期 | 備註 |
---|---|---|---|---|---|
直式 重慶地名壹分銀元輔幣券 (silver one cent.$ 1)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蔣委員長頭像、 「重慶中央銀行銀圓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重慶廠」、 壹分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1、西元發行年份、 英文「ONE CENT」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壹分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重慶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四川、西康) 鈔券尺寸(毫米):123 X 58。 |
直式 重慶地名伍分銀元輔幣券 (silver five cents.$ 5)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紅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蔣委員長頭像、 「重慶中央銀行銀圓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重慶廠」、 伍分等字樣。 |
紅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5、西元發行年份、 英文「FIVE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伍分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重慶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四川、西康) 鈔券尺寸(毫米):124 X 58。 |
直式 重慶地名壹角銀元輔幣券 (silver ten cents.$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藍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蔣委員長頭像、 「重慶中央銀行銀圓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重慶廠」、 壹角等字樣。 |
藍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10、西元發行年份、 英文「TEN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壹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重慶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四川、西康) 鈔券尺寸(毫米):127 X 62。 |
橫式中央銀行青島分行 壹角銀圓輔幣券 (silver ten cents.$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棧橋圖像、 「中央銀行青島分行銀圓輔幣券」、 「每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壹角、壹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10、西元發行年份、 英文「TEN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TSINGTAO BRANCH」等說明文字。 |
壹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別不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107 X 53。 |
直式 重慶地名貳角銀元輔幣券 (silver twenty cents.$ 2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橘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蔣委員長頭像、 「重慶中央銀行銀圓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重慶廠」、 貳角等字樣。 |
橘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20、西元發行年份、 英文「TWENTY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貳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重慶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四川、西康) 鈔券尺寸(毫米):127 X 59。 |
直式 重慶地名伍角銀元輔幣券 (silver fifty cents.$ 5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紫褐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蔣委員長頭像、 「重慶中央銀行銀圓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重慶廠」、 伍角等字樣。 |
紫褐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50、西元發行年份、 英文「FIFTY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伍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重慶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四川、西康) 鈔券尺寸(毫米):129 X 59。 |
低面額鈔券
- 1949年(民國38年)7月2日公布「銀元及銀元兌換券發行辦法」,再行幣制改革,發行銀元券。
- 「銀元及銀元兌換券發行辦法」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於1992年(民國81年)8月5日由總統明令廢止[5]。
图案 | 正面 | 背面 | 面值 | 發行日期 | 備註 |
---|---|---|---|---|---|
橫式銀元伍分券 (silver five cents.$ 10) 未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中央印製廠臺北廠」 發行年份與伍分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北京天壇」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5與(CENTS)、 西元發行年份、英文「FIVE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伍分 | 未發行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95 X 52。 |
橫式銀元壹角券 (silver ten cents.$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紫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每拾角兌換銀圓券壹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年份與壹角等字樣。 |
紫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北京天壇」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0、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英文名稱、 英文TEN CENTS及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壹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104 X 52。 |
橫式銀元貳角券 (silver twenty cents.$ 2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每拾角兌換銀圓券壹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年份與貳角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北京天壇」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20、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英文名稱、 英文TWENTY CENTS及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貳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104 X 52。 |
橫式銀元伍角券 (silver fifty cents.$ 50) 未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褐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中央印製廠臺北廠」 發行年份與伍角等字樣。 |
褐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北京天壇」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50與(CENTS)、 西元發行年份、英文「FIFTY CENTS」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等說明文字。 |
伍角 | 未發行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112 X 51。 |
橫式銀元壹圓券 (one silver dollar.$ 1) 未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中央印製廠臺北廠」 發行年份與壹圓等字樣。 |
藍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與(ONE)、 西元發行年份、英文 「ONE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壹圓 | 未發行。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148 X 60。 |
橫式銀元壹圓重慶地名券 (one silver dollar.$ 1)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棕紅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發行年份與壹圓 、壹等字樣。 |
棕紅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重慶英文名稱、英文 「ONE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壹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重慶)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壹圓廣州地名券 (one silver dollar.$ 1)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發行年份與壹圓 、壹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廣東英文名稱、英文 「ONE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壹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廣州)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伍圓重慶地名券 (five silver dollar.$ 5)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褐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發行年份與伍圓 、伍等字樣。 |
褐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5、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重慶英文名稱、英文 「FIVE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伍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重慶)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伍圓廣州地名券 (five silver dollar.$ 5)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咖啡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發行年份與伍圓 、伍等字樣。 |
咖啡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5、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廣東英文名稱、英文 「FIVE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伍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廣州)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拾圓券 (ten silver dollar.$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紅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年份與拾圓 、拾等字樣。 |
紅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0、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與英文 「TEN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拾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拾圓重慶地名券 (ten silver dollar.$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紅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發行年份與拾圓 、拾等字樣。 |
紅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0、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重慶英文名稱、英文 「TEN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拾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重慶)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拾圓廣州地名券 (ten silver dollar.$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橄欖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發行年份與拾圓 、拾等字樣。 |
橄欖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0、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廣東英文名稱、英文 「TEN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拾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廣州)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橫式銀元壹佰圓重慶地名券 (100 silver dollar.$ 10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中央銀行銀圓券」、 「憑票兌換銀圓」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發行年份與壹佰圓 、壹佰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00、 西元發行年份、 「中華書局(股)公司」 與重慶英文名稱、英文 「100 SILVER DOLLAR」 「THE CENTRAL BANK OF CHINA」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壹佰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華書局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重慶) 鈔券尺寸(毫米):150 X 60。 |
低面額銀元輔幣券(浙江、舟山群島流通用)
- 1949年(民國38年)4月,國民政府遷往廣州,金圓券大幅貶值,所有市面買賣改以銀元作價。由於輔幣不足,重慶中央銀行於6月24日發行各種小面額“重慶”地名直式銀元輔幣券,流通於四川、西康兩省。這些鈔券屬於地方流通券,與民國38年7月中央銀行根據「銀元及銀元兌換券發行辦法」正式發行的銀元券不同。
- 浙江省銀行發行之銀元輔幣券為平版印刷,供當時撤退至舟山群島之軍民流通使用。
图案 | 正面 | 背面 | 面值 | 發行日期 | 備註 |
---|---|---|---|---|---|
橫式浙江省銀行壹角銀元輔幣券 (silver ten cents.$ 1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黑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浙江六和塔」圖像 、 「浙江省銀行銀元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臺北廠」、 印製年份、壹角等字樣。 |
黑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10 CENTS, 董事長與總經理簽名 等文字。 |
壹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浙江、舟山群島) 鈔券尺寸(毫米):94 X 49。 |
橫式浙江省銀行貳角銀元輔幣券 (silver twenty cents.$ 20)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橘色調 券面上刻示著「浙江六和塔」圖像 、 「浙江省銀行銀元輔幣券」、 「積成拾角兌換銀元壹元」 「中央印刷廠臺北廠」、 印製年份、貳角等字樣。 |
橘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花紋圖像及 註明面額數字20 CENTS, 董事長與總經理簽名 等文字。 |
貳角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浙江、舟山群島) 鈔券尺寸(毫米):101 X 56。 |
低面額兌換鈔券(浙江、舟山群島流通用)
- 浙江省銀行發行之銀元兌換券為平版印刷,供當時(民國38年)撤退至舟山群島之軍民流通使用。
图案 | 正面 | 背面 | 面值 | 發行日期 | 備註 |
---|---|---|---|---|---|
橫式浙江省銀行壹圓銀元兌換券 (one silver dollar.$ 1) 民國38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橘色調 國父孫中山側頭像、 「浙江六和塔」圖像 、 「浙江省銀行銀元兌換券」、 「中央印製廠臺北廠」 發行年份與壹圓,壹等字樣。 |
橘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帆船」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1, 董事長與總經理簽名 等文字。 |
壹圓 | 民國38年(1949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8年(1949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浙江、舟山群島) 鈔券尺寸(毫米):146 X 68。 |
橫式浙江省銀行伍圓銀元兌換券 (five silver dollar.$ 5) 民國39年發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綠色調 國父孫中山頭像、 「浙江省銀行銀元兌換券」、 「中央印製廠臺北廠」 發行年份與伍圓,伍等字樣。 |
綠色調 券面上圖案使用「浙江六和塔」 圖像及註明面額數字5、 西元發行年份、英文 「FIVE SILVER DOLLAR」 「THE CHEKIANG PROVINCIA BANK」 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等說明文字。 |
伍圓 | 民國39年(1950年) | 版別:中央印製廠臺北廠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製年版:民國39年(1950年)。 發行地區:大陸地區(浙江、舟山群島) 鈔券尺寸(毫米):151 X 71。 |
參見
- 60億元紙幣
- 中國通貨膨脹 (1938年-1950年)
- 中華民國貨幣 (大陸時期)
- 台灣貨幣史
- 大清銀行兌換券
- 滿洲中央銀行
- 蒙疆銀行
- 北海銀行
- 中央儲備銀行
- 中國聯合準備銀行
-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 中國銀行
- 舊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