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AA-10)
R-27 飛彈 北約代號: AA-10 楊树(Alamo) | |
---|---|
![]() R-27R 飛彈 | |
类型 | 中程空對空飛彈 |
原产地 | ![]() |
服役期间 | 1983年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閃電設計局(OKB-134,Vympel NPO)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253 kg |
长度 | 4.08 m |
直径 | 230 mm |
弹头 | 高爆破片彈頭 近炸引信 |
弹头量 | 39 kg |
发动机 | 固體火箭推進器 |
翼展 | 0.772 m |
作战范围 | R-27R/T: 0.2 km to 80 km R-27ER/ET: 0.2 km to 130 km |
速度 | 4.5馬赫 |
制导系统 | 半主動雷達導引 |
发射平台 | 空射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8/R-27_T_3D.jpg/220px-R-27_T_3D.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2/Lipetsk_Air_Base_%28437-24%29.jpg/350px-Lipetsk_Air_Base_%28437-24%29.jpg)
R-73短程空對空導彈、
R-60短程空對空導彈、
R-27T 中距惯性指挥修正暨红外线制导型 和
R-27R 中距惯性指挥修正暨半主动雷达制导型
R-27(Vympel R-27),北約代號AA-10「杨树」,是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R-27于1983年开始服役,最大射程80千米。
型號
R-27从1982年服役以来,至少推出7种型号
- R-27T :中距惯性指挥修正暨红外线制导型,最大射程约 40 公里。全长 3.07 米;弹径 0.23 米;翼展 0.77 米;发射重量 254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40 公里。
- R-27P :被動雷達導引型。
- R-27R:中距惯性指挥修正暨半主动雷达制导型,最大射程约 50 公里。全长 4.00 米;弹径 0.23 米;翼展 0.77 米;发射重量 253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50 公里。
- R-27ET: R-27T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为 70 公里。全长 4.50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43 公斤;弹头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70 公里
- R-27ER: R-27R 的增程型, 最大射程增为 75 公里。全长 4.70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50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75 公里。
- R-27EA:远距惯性指挥修正暨主动雷达導引型,最大射程约 80 公里,具有较佳的低空目标攻击能力和抗电子干扰能力。全长 4.78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50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75 公里。
- R-27EM:远距惯性指挥修正暨半主动雷达導引型,最大射程约 110 公里,提高对低空目标的攻击能力。全长 4.73 米;弹径 0.26 米;翼展 0.80 米;发射重量 350 公斤;弹头重量 39 公斤;有效射程约 110 公里
- R-27EA(北約代號AA-10-E):尋標器具有主動追踪的能力,帶有9B-1103K主動導引頭,射程大於130 km[1]。
- R-27EP(北約代號AA-10-F):反輻射飛彈,被動雷達導引,射程可達70海裡(110公里)[2]。
- R-27P1:改用現代電子設備,尋標器具有主動追踪的能力,達到射後不理的標準。R-27P1換裝新的藥柱,使它的近發爆炸威力更強,即使沒有命中,也能夠震落敵機。長度470公分,初始重量350公斤,配備固體燃料發動機和含有77公斤的藥柱,最大發射距離為110公里[3]。
战绩
- 有俄国来源声称1991年伊拉克曾用MiG-29的一枚该弹击伤一架B-52G,该机的外号是“不畏险途”。美军则声称该机是被F-4误伤的。[4]
- 2000年5月16日,埃塞俄比亚與厄立特里亚發生空戰,雙方對射數十枚AA-10均未命中,導致各AA-10使用國向俄羅斯提出抱怨,要求以更精準之代替。
- 2018年1月7日, 也门胡塞武装在也门萨达省发射了经陆基化改装的 R-27T 中程空對空飛彈和R-73短程空对空导弹,最终 R-27T 导弹击落了一架沙特阿拉伯空军的F-15战斗机。 这是首次有影片证据的F-15战斗机被击落事件,也是首次有影片证据的R-27导弹的击杀记录。[5]
使用國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a/R-27_operators.png/600px-R-27_operators.png)
現役國
阿尔及利亚
阿塞拜疆
孟加拉国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術自烏克蘭取得)
古巴
厄立特里亚
衣索比亞
格鲁吉亚
印度
印度尼西亞 (on Su-27s and Su-30s)
伊朗
哈萨克斯坦
緬甸
马来西亚
朝鲜
秘魯
波蘭
俄羅斯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苏丹
叙利亚
烏克蘭
委內瑞拉
越南
葉門
退役國
尾注
- ^ Dr C Kopp. The Russian Philosophy of Beyond Visual Range Air Combat. [2019-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 ^ The Russian Philosophy of Beyond Visual Range Air Combat. ausairpower.net. 2012 [2012-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30).
- ^ 俄國R-27空對空飛彈大升級 洗刷盲火箭惡名. [2019-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 存档副本 (PDF).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7-17).
- ^ 存档副本.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外部連結
- http://www.airwar.ru/weapon/avv/r27.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ttps://archive.today/20121209013034/http://www.military.cz/russia/air/weapons/rockets/aam/r27/r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