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名为吴方之的其他人物,請見「
吴方之」。
吳方思(?—?),字方之,號蓼堪[1],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民籍,祖籍宜興縣,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復社成員。為徐汧之門生。以博學聞名於江南。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應天乡试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刑部观政,本年授四川潼川州知州,调涪州,十六年(1643年)入觐[2],升户部员外郎,管理册库。
- ^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進士三代履歷》:吴方思,曾祖性,嘉靖乙未进士,赠少傅、大学士;祖尚行,太学生;父宗奎,萬曆辛卯舉人。蓼堪,诗二房,壬子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武进县人,癸酉四十八名,会试三十九名,二甲十四名。刑部观政,本年授四川潼川知州。
- ^ 《明季北略》:(崇祯十六年五月)十五日,赍阁臣羊酒,陈、蒋谓:「伴食无状,贻我皇忧。」方负愧,遂收成命。延儒亦权辞,竟同陈、蒋准允。时涪州知州武进吴方思蓼堪入觐在京,见邸抄,顿足致虑曰:「圣眷替矣。」
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應天鄉試榜 |
---|
中式舉人 148名 | |
---|
|
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5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36名 | |
---|
|
|
---|
|
本家族樹僅列出家族中進士(黃底)、武進士(暗黃底)、官七品以上者、文學家,以及對譜系關聯較重要的人物,其餘子女未包括在內。
★吳性遷居常州府城武進洗馬橋,為洗馬橋四大分之祖,稱「洗馬橋吳氏」。
【註1】淮無嗣,以族兄德球次子承烈入嗣。 【註2】毅思無嗣,以兄寬思子守坤入嗣。 【註3】星耀無嗣,以從弟藹吉次子學彬入嗣。
【註4】保泰無嗣,以兄保臨三子喆孫入嗣。 【註5】保頤無嗣,以兄保豐次子嘉孫入嗣。 【註6】廷業無嗣,以兄廷棻三子光煦入嗣。
【註7】光煦無嗣,以兄光倬次子贊清入嗣。 【註8】方思無嗣,以族弟剛思子守仔入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