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夔(1539年—1600年),字子樂,號印池,江西南安府大庾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1][2][3],萬曆十七年(1589年)授陽春縣知縣,月餘,丁繼母憂,服闋,起為唐縣知縣,勤政愛民,興利革弊,洗雪死刑冤獄九人。均徭役,蘇民困。撫按屢次舉薦,行取科道官職,以事得罪採礦太監,僅升儋州知州,未到任,致仕[4][5]。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於家,享年六十二歲。葬於惜母村白石嶺下。著有《周易蒙引摘奇》十卷、《來鶴堂稿》十卷、《讀禮餘吟》三卷、《和陶詩》一卷、《宦唐草》二卷、《靜寄軒稿》藏於家。
家族
祖父孫瓊,舉人,浙江山陰縣知縣;父孫繼祿,字尚學,廣東香山縣知縣、陝西苑馬寺監正,贈文林郎。母王坤貞,湖廣武昌府知府王鑾女,贈孺人;繼母郭氏,贈孺人。妻鄭氏,副千戶鄭應麟女,刑部右侍郎劉節外孫女,封孺人。子孫應嶽、孫應崧、孫應崑(娶譚一召女)、孫應崙、孫應嶔、孫應㟼。
参考资料
- 譚一召撰《明故江西解元孫公墓誌銘》
- ^ 《江西通志》
-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南安府志》:孙希䕫,字子乐,大庾人。天性笃挚,事继母备极孝道。以乡试第一。厯知阳春、唐县,勤敏于政,兴利革弊,雪大辟冤狱九人,均徭役,苏遍困。抚按屡荐,将题擢科道。以事忤中官,遂致仕。
- ^ 顯考諱希夔,字子樂,別號印池,行一,江西南安府大庾縣人,家居水南梅山門內。父諱繼祿,香山知縣、苑馬寺監正,敕贈文林郎。母王氏坤貞,敕贈孺人。考生于嘉靖己亥年十月十七日戌時,十四入郡庠,三十二始以易經中本省鄉試第一名,五十一選除廣東肇慶府陽春縣知縣,月餘丁繼母贈孺人郭氏憂,服除,補直隸保定府唐縣知縣,五載十薦,屢上行取,不報,升廣東瓊州府儋州知州,抵家繳憑致仕,不幸以萬曆庚子年十一月十五日衣冠沐浴,終于正寢,享年六十有二。次年辛丑十一月初七日奉柩槨葬于惜母村白石嶺下。巳山亥向,附祖壠之左。娶鄭氏,封孺人,守禦副千戶鄭公應麟女,生子六人,長應嶽,郡學廩生;次應崧,選貢生;次應崑,選貢生,鄭孺人出;又次應崙、應嶔、應㟼,側室方氏出。女三,長適郡學生謝三祝,次適郡學生彭孔蜚,三適太學生張衍慶,俱鄭孺人出。萬曆辛丑十一月初七日。孝男應嶽等泣血立石。
![]()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