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宰(1573年8月24日—1666年[1]),字德衡,号平华。福建漳浦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
生平
[编辑]林宰自幼勤奋好学,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辛卯科福建鄉試第六十名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二甲五十九名进士,户部觀政,授常州府无锡县知县。无锡人顾宪成方革职归里,倡修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林宰与知府欧阳东凤均支持,并为之捐款。三十八年(1610年)補禮部儀制司主事,三十九年升主客司员外郎,再升郎中,四十四年禮部會試同考,調儀制司郎中,四十五年外任江西布政司右參政,四十八年升四川按察使。
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使奢崇明反,次年攻打成都。林宰与布政使朱燮元、周著,巡按薛敷政分守四门,并又密召石砫土司秦良玉提兵来救,解成都之围。朱燮元因功升巡抚,十一月林宰升本省右布政使。二年十月轉左布政,四年三月升太仆寺卿,五年十月升通政使,六年三月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以父母年老,上疏请求归养,七年二月加左侍郎,准回籍养亲。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捕杀东林党人,毁天下书院,发现林宰曾为东林书院撰写碑记,削其职。崇祯元年(1628年)恢复。
隆武元年(1645年),起林宰为兵部尚书,因已近九旬,未赴任。清康熙初卒于家,享寿94岁。
家族
[编辑]曾祖林鳴琚,贈通政使。祖林長森 封南京刑部郎中,贈通政使。父林梓,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布政司左參政,母沈氏 封宜人,嚴侍下。兄寀,弟寵、寧、宸、宗。娶楊氏。
著作
[编辑]著作有《重修东林书院记》、《兴建浔江城堡碑记》及《为仪宾胡公讳廷宰画象题辞》等传世。
参考文献
[编辑]- 《漳浦县志》
- ^ 《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進士登科錄》:林宰 貫福建漳州府漳浦縣民籍,縣學附學生,治《詩經》,字德衡,行二,年二十九,七月二十八日生。曾祖鳴琚,祖長森 封南京刑部郎中,父梓 布政司左參政,母沈氏 封宜人,嚴侍下,兄寀,弟寵、寧、宸、宗,娶楊氏。福建鄉試第六十名,會試第一百六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