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閩語 | |
---|---|
山區閩語 | |
地理分佈 | 中国大陆福建中北部 |
谱系学分类 | 漢藏語系 |
原始語言 | 原始閩語 |
分支 |
邵將語(爭議)
|
– | |
閩語支中的沿山閩語分布(紅色系) |
沿山閩語,又稱內陸閩語[來源請求],是語言學界近年來提出的一個閩語分片,其下包括閩北語和閩中語,全部分佈在福建省中北部內陸地區。[1]因該地域多山,故而稱為「沿山閩語」。
20世紀初,語言學家們基於研究福州話和廈門話之間的差別,將閩語分為「閩北方言」和「閩南方言」兩片。在此時期,對閩北和閩中地區的方言研究長期處於空白階段。然而,根據1957年中國大陸進行的漢語方言普查發現,閩語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在東西(沿海和內陸)之別,而並非南北之別。[2]若按「閩南、閩北分區法」,「閩北方言」中的建甌話與「閩南方言」中的沙縣話之間存在不少共同點,與同為「閩北方言」的福州話之間反而差別迥異。因此,「閩南、閩北分區法」被逐漸廢棄,取而代之的是閩語的五區分區法。語言學者們發現,閩北語和閩中語之間的共同特徵較多,因此把它們統稱為「閩語西二區」,[3]或統稱為沿山閩語。
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因素,沿山閩語既具有閩語的共同特徵,又受到客家語和贛語的影響。其地域上越往西,受客家語影響越大。邵武、將樂地帶通行的是受客家語和贛語影響的一系列混合型土語,稱為「閩客贛過渡方言」(或邵將語),其歸屬存在爭議。建寧、泰寧的方言則完全被贛語化。
在閩語中,沿山閩語中的撮口呼字比較多。部份來母字讀作/s/或/ʃ/;部份見母、禪母字,沿山閩語顯現出與其他語言差別迥異的特殊聲母讀法。[1]
沿山閩語雖存在入聲字,但只有入聲的聲調,而沒有塞音韻尾。[1]沿山閩語中多音字連讀變調現象很少見,僅在閩中語部份方言中有,其他方言中雖存在,但無普遍規律可尋,讀作原調亦可。
在沿山閩語中,三個人稱代詞全部讀為同一個聲調。比如,在建甌話中「我」、「你」、「渠」(他)分別讀作「uòi」(uɛ˦˨)、「nì」(ni˦˨)、「gṳ̀」(ky˦˨),全部讀陽入調。[1]
參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