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府路,宋朝时设置的路。
宋朝时,四川大多数地方属于宋朝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后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梓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省名的由来,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路 |
府(附郭县) |
屬州,县
|
益州路(成都府路) |
成都府 |
邛、眉、蜀、彭、綿、漢、嘉、簡、黎、雅、茂、威
|
利州路 |
興元 |
利、洋、閬、劍、巴、文、興、蓬、龍
|
梓州路 |
梓州 三台 |
梓、遂、果、資、普、昌、戎、瀘、合、榮、渠
|
夔州路 |
紹慶府、咸淳、重慶 |
夔、黔、施、忠、萬、達、涪、渝、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