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 | 广州商团事变曾於2011年1月26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 |
![]() | 广州商团事变曾於2011年1月7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哪次事件中孙中山指挥的部队与广州商人发生流血冲突?
- 广州商团事变条目由Edouardlicn(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Edouardlicn(讨论 | 貢獻)。
- (+)支持--首醫女張德◇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6:32 (UTC)
- (+)支持--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6:42 (UTC)
- (-)反对取材過於單一已失去中立,應添加更多第三方來源資料。--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3日 (一) 07:55 (UTC)
- (+)支持--今古庸龍DragonCube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8:51 (UTC)
- (+)支持—Fxqf·留言簿 2011年1月3日 (一) 08:58 (UTC)
- (!)意見:扣械案這件大事,可以寫得更多吧,如港英政府的參與、後續影響等等,資料也不至於這樣少。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9:27 (UTC)
- (+)支持--Gakmo (留言) 2011年1月4日 (二) 02:08 (UTC)
- (!)意見原延伸阅读改為腳註標示,敝人並不反對條目引用网易這種帶廣告的評論性新聞網站,但是自幼讀了蔣中正傳記印象深刻,此广州商团事变可說是黃埔軍校首期畢業學生第一戰之歷史事件(當然還有其他參戰軍隊),應該有相當多的正史或其他輔助文獻記載此事件由來,因此希望不要被如此單一而大量引用單一網站以免參閱之後給人以一蓋全之感,望改之並感謝主編者之貢獻。--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5日 (三) 08:18 (UTC)
- 另外非常有爭議的是其中背景一段:「孫中山控制廣州後,違背護法運動的諾言,重組政府。他一方面強行徵召平民入伍……」事實上就如同大家從近代史書上主流觀點所讀,孫中山重組政府是因為護法運動失敗所至,而強徵平民等內容亦與主流觀點不符。其他諸多段落亦有待考究其真實性。--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5日 (三) 08:39 (UTC)
- (!)意見原延伸阅读改為腳註標示,敝人並不反對條目引用网易這種帶廣告的評論性新聞網站,但是自幼讀了蔣中正傳記印象深刻,此广州商团事变可說是黃埔軍校首期畢業學生第一戰之歷史事件(當然還有其他參戰軍隊),應該有相當多的正史或其他輔助文獻記載此事件由來,因此希望不要被如此單一而大量引用單一網站以免參閱之後給人以一蓋全之感,望改之並感謝主編者之貢獻。--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 (-)反对,查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得知各篇期刊論文引用歷來的材料、論著數目眾多,其中不乏整合中港台三地的研究。若爭議之處僅仰賴單篇文章呈現不免有失偏頗,本條目所引用之文獻百不及一,仍有極大改善空間。--Mihara57 (留言) 2011年1月5日 (三) 09:06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11年1月5日 (三) 16:24 (UTC)
- (+)支持--Mewaqua (留言) 2011年1月6日 (四) 13:58 (UTC)
- (+)支持——Walter Grassroot 2011年1月7日 (五) 01:48 (UTC)
護法運動與廣州商團事變條目的問題
(與「廣州商團事變」相關的部分)
先把廣州商團事變改一改吧,並不反對條目引用网易這種帶廣告的評論性新聞網站,此广州商团事变可說是黃埔軍校首期畢業學生第一戰之歷史事件(當然還有其他參戰軍隊),應該有相當多的正史或其他輔助文獻記載此事件由來,因此希望不要被如此單一而大量引用單一網站以一蓋全,另外非常有爭議的是其中背景一段:「孫中山控制廣州後,違背護法運動的諾言,重組政府。他一方面強行徵召平民入伍……」事實上就如同大家從近代史書上主流觀點所讀,孫中山重組政府是因為護法運動失敗所至,而強徵平民等內容亦與主流觀點不符。其他諸多段落亦有待考究其真實性。而Mihara57也反應:『查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得知各篇期刊論文引用歷來的材料、論著數目眾多,其中不乏整合中港台三地的研究。若爭議之處僅仰賴單篇文章呈現不免有失偏頗,本條目所引用之文獻百不及一,仍有極大改善空間。』望各位能協助改之並感謝貢獻。--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8日 (六) 13:23 (UTC)
- 很好,你所列舉的朋友似乎除了列了一堆參考以外並無任何貢獻。而很抱歉的是我沒有辦法看這些數據庫。什麼是“站著上維基不腰疼”大概如此。—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1月8日 (六) 13:40 (UTC)
- 其實你不動手,待過十幾天後若敝人較有閒空,即會來改此條目,至於需要添增或修改哪些內容還可再多加討論,這樣改起來才比較不會有所爭議。--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8日 (六) 17:14 (UTC)
- 我暂时不管了,你慢慢改吧,我一个月以后回看。—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1月9日 (日) 02:10 (UTC)
- 其實你不動手,待過十幾天後若敝人較有閒空,即會來改此條目,至於需要添增或修改哪些內容還可再多加討論,這樣改起來才比較不會有所爭議。--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新条目推荐讨论
- 何次事件令孙中山逝世后遭到广州总商会、广东自治会联名反对“国葬”?
- 广州商团事变条目由Edouardlicn(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Edouardlicn(讨论 | 貢獻),属于“history”类型。
- (!)意見:此是广州商团事变条目最近一月内第二次提交DYK,其内容已有大幅度改进。另鄙视一下某人“车大炮”。—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04:11 (UTC)
- (+)支持--inhorw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01:01 (UTC)
- (+)支持,以示以孫先生的尊敬。--玖巧仔●□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01:09 (UTC)
- (!)意見:这好像是孙的污点来的....—Edouardlicn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10:35 (UTC)
- (+)支持--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25日 (二) 11:02 (UTC)
- (+)支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1月26日 (三) 08:09 (UTC)
- (+)支持—Fxqf·留言簿 2011年1月26日 (三) 13:02 (UTC)
翻译
我已经将此文翻译成英文,请大家帮忙校对语法与文章的准确性。谢谢。—Walter Grassroot 2011年2月5日 (六) 03:45 (UTC)
軍武提升計畫完工
本條目Wikipedia:條目質量提升計劃/軍武提升計畫為第一期提案之擴充。--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3月9日 (三) 09:03 (UTC)
香港沙面?
最後陳廉伯逃回香港沙面,副團長陳受恭投降
香港何來沙面?--水水(留言) 2014年12月11日 (四) 23:46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州商团事变中的6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gzzxws.gov.cn/gzws/gzws/ml/68/200809/t20080910_7089.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7033951/http://www.gzzxws.gov.cn/gzws/gzws/ml/68/200809/t20080910_7089.htm
- 向 http://www.chen-jiongming.com/WenZi/YanJiu/YanJiu_book/bookmaster.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8141956/http://www.chen-jiongming.com/WenZi/YanJiu/YanJiu_book/bookmaster.htm
- 向 http://www.chen-jiongming.com/WenZi/YanJiu/YanJiu_book/bookmaster.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8141956/http://www.chen-jiongming.com/WenZi/YanJiu/YanJiu_book/bookmaster.htm
- 向 http://www.huangpu.org.cn/hpzz/hpzz1004/201007/t20100713_1451474.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7050221/http://www.huangpu.org.cn/hpzz/hpzz1004/201007/t20100713_1451474.htm
- 向 http://www.gzzxws.gov.cn/gzws/cg/cgml/cg5/200808/t20080827_5413.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07034011/http://www.gzzxws.gov.cn/gzws/cg/cgml/cg5/200808/t20080827_5413.htm
- 向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89030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28065809/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89030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30日 (五) 20:21 (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广州商团事变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nongli.com/today/todayxx-8053.htm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archive.is/20120917155629/http://www.nongli.com/today/todayxx-8053.htm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22日 (五) 22:28 (UTC)
關於爭議部分的表述建議
針對條目中爭議較大的事件,例如雙十工商團在西濠口的衝突,雙方對於「誰先開火」等關鍵情節有顯著出入。建議在該章節中維持目前的分節架構,分別闡述雙方說法,並在補充資料時,將各方觀點分別引用於對應小節,避免混淆。同時,請避免加入缺乏來源的原創觀點。
此外,鑑於各方對事件性質有明顯歧見,建議在措辭上保持中立。例如,除非在引述當事方原話時,否則應避免使用如「屠城」「叛亂」「平叛」等明顯帶有立場的詞彙,建議一律以較中性的「事變」作為描述詞。
謝謝 --MoAiSang(留言) 2025年5月12日 (一) 12:51 (UTC)
建議確保條目中立性與資料全面性
各位好,
本詞條涉及的事件,涉及多方觀點與複雜的歷史背景,為確保條目符合維基百科的中立觀點與可驗證性原則,建議在能力範圍内,對內容描述與資料收集方面進行以下改進:
使用中立詞語:事件描述應採用中立、客觀的語言,避免偏向任何一方。
涵蓋多方資料:為確保平行性,建議納入以下方面的資料,並引用可靠來源:
廣東政府方面:包括當時廣東政府(含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立場與資料。
商團方面資料、海外華僑資料。
北方各勢力以及廣東當時陳炯明、鄧本殷等地方勢力與事件有關的資料。
港、澳殖民地資料。
與當時事件發生存在利益關係的蘇、英、美、法、日、葡等國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建議:為提升條目質量,建議優先使用學術出版物(如歷史期刊)、政府檔案或當時的報紙報導。同時,避免過分依賴單一來源,確保各觀點均有可靠來源支持。 MoAiSang(留言) 2025年5月18日 (日) 18:16 (UTC)
关于《士蔑西报》的报道
士蔑西报是当时香港三大英文报刊,维基百科可靠来源布告板(RSN)没有相关的具体讨论。Unreliable fringe source标签并不适用,请阅读相关标签的使用场景。同时谨记添加标签时不能带上编辑者的原创研究(WP:NOR)
如有,请加入对相关报道的质疑、反驳的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可靠来源。同时添加时应该加入对应的 指商团军先攻击工团军 小节,以避免章节结构混乱。@紫阅
MoAiSang(留言) 2025年5月23日 (五) 16:23 (UTC)
- 你是错的。
- 1.来源的可靠性并不取决于媒体的知名度,也要考虑出作者权威、出版流程、同行评议等因素。显著偏离主流理论的就是边缘学说。
- 2.[不可靠的邊緣學說來源 ?]模板无须第三方资料认证,这与条目正文中每个观点需要来源的标准不同,编辑者可作出合理怀疑。--紫阅(留言) 2025年5月23日 (五) 22:57 (UTC)
- 請先閱讀這兩個方針的介紹,維基百科不是存放個人觀點的場所。
- https://teknopedia.ac.id/wiki/Wikipedia:Verifiability https://teknopedia.ac.id/wiki/Wikipedia:No_original_research
- 以及關於 邊緣理論 的說明適用的情況
- https://teknopedia.ac.id/wiki/Wikipedia:Fringe_theories
- 如果你对于《士蔑西报》的可靠性存在疑问,建议先在可靠来源通告板(RSN)发起专门讨论,以便形成社群共识。--MoAiSang(留言) 2025年5月24日 (六) 09:13 (UTC)
- 你是错的。
- 1.士蔑西报即使是一份大报纸,仍然属于可信度最低的可靠来源,即报纸。且未被维基归类为不可靠,不代表它就是可靠来源。列表有大量现存报纸尚无讨论结果,你让大家检验100年前报纸的可靠性,表面上是希望“讨论”,实际是抵制对你引用的质疑。
- 2.合理质疑不是插入原创研究,因质疑的内容在模板的括号之内,不显示在正文。你要求有第三方权威才能质疑,才能判断它为边缘学说,就好像一个民科宣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同时宣称没有专家反驳他所以他胜利了。
- 3.你的引用不符合“非同寻常的断言需要非同寻常的来源”这一方针。99%的资料记载商团攻击在先,而你只有一条相反的内容,又是可信度最低的报纸类。更何况它有“低层士兵身藏孙中山签署的信”的硬伤,连常识的检验都禁不住。
- 4.方针原文:与主流推定显著不同的断言。特别是在科学、医学、历史、政治的领域以及生者传记中。如果该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有人企图使用阴谋使他们消声,这一点将特别适用。在维基百科中,非同寻常的断言需要高质量的来源。如果这样的来源并不存在,就不应包含这样的内容。--紫阅(留言) 2025年5月24日 (六) 19:03 (UTC)
- 在本事件中,并不适合使用“边缘理论”标签。一方面,该模板通常用于科学、医学等领域中严重偏离主流共识的主张;而本条目所涉及的是历史事件,其争议在于冲突双方对关键节点的说法本就完全对立,属于典型的历史视角差异,而非单方面偏离共识。另一方面,支持某一说法的并非个别材料,而是包括《字林西报》在内的多家当时主流英文媒体,反映的是当时舆论环境的主流看法,并不能简单地被归为“边缘观点”。目前我尚未完全补充相关史料,后续会继续完善。
- 非常感谢你新补充的大量历史资料。在面对类似存在长期争议的问题时,维基百科无法裁决谁是对谁是错,我们能做的,是根据可靠来源呈现各方观点,并尽可能保持平衡与中立。--MoAiSang(留言) 2025年5月25日 (日) 00: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