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亞歷山大·蘇古諾夫 | |||||||||||
---|---|---|---|---|---|---|---|---|---|---|---|
導演 | |||||||||||
出生 | |||||||||||
職業 | 電影導演及劇作家 | ||||||||||
活躍年代 | 1978年至今 | ||||||||||
網站 | http://sokurov.spb.ru/ | ||||||||||
|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蘇古諾夫(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оку́ров,1951年6月14日—),是俄羅斯影壇當代最重要的導演之一,被認為是塔可夫斯基精神的繼承人。
生平
蘇古諾夫1951年生於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的鄉村,畢業於高爾基大學歷史系,19歲時就開始擔任助理電視導演。在1975年之前,他都一直為高爾基電視台執導電視節目。後來他前往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學習,在此期間他初露崢嶸,引起了塔可夫斯基的注意。
在大師的推薦下,他進入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工作。但多數他的早期作品在製片廠內部得到消極評價。蘇聯時代,幾乎每部影片都被禁映,這使他一度轉向紀錄片創作。直到80年代末,他才進入國際觀眾的視野。先是他於1978年完成的劇情片處女作《人類孤獨之聲》在盧卡諾影展上獲獎,此後他的作品得到了持續的關注。
作品
蘇古諾夫的影片在前蘇聯曾引起極大爭論,有人認為他的新電影語言是現代作者電影的又一個高峰。有人則指責他矯揉做作,且生硬地重複西方先鋒派的電影道路,但他在歐美國家是評論界的寵兒。1980年代末,電影製作環境相對寬鬆以來,他表現得十分活躍。
1989年,他將《包法利夫人》改編成作品《拯救與保護》,其作品的典型主題和特徵都出現在這部影片中:包含了宗教思想、靈與肉的劇烈鬥爭、對死亡的迷戀以及細緻的心理物理學。同年推出的《日月無光》,則以對人類苦痛尖銳淒涼的刻畫令人心驚。兩部影片都具有極端詩意的影像,以及對人類境遇苦難一面的執著探索。
精神上的壓抑與苦悶,在他接下來的三部曲《第二環》、《石頭》、《沉寂歲月》中呈現的更為明顯。1996年的《孕育心世界》則成為他迄今最受好評的影片。通過濾光鏡和廣角鏡的使用,蘇古諾夫把他在影像上的唯美追求發揮到極致。這部幾乎沒有情節的電影,以一位行將就木的母親和其子在她的彌留日子裡生活的描繪,成為導演對生死及精神問題的象徵性冥思。
1999年,蘇古諾夫延續對人類大限來臨之前狀態的表現,開始創作「死亡四部曲」,每部均以一位二十世紀獨裁者為主角,描繪他們的對權力的迷戀以及心理狀態[1]。 《摩洛神》的主角是希特勒,他以個性化的觀念將其塑造為「莎士比亞樣式的現代歷史人物」,視線直抵與政權機器相對立的人性深處,該片獲得第52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2001年,入圍第54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的《金牛座》則以列寧為主角,將焦點從政治歷史背景移向人物內心世界空虛的黑洞。2005年,電影《太陽》以日皇裕仁為主角,描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前後,裕仁在皇宮地下碉堡的生活。然而具有神聖地位的天皇面對不明確將來—-有可能以戰犯罪被處決的情況下,爾後與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多次會面,最後放棄天皇神聖地位下保留君主制度,並免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
2002年電影《創世記》,2001年12月23日一天之內在聖彼得堡冬宮實地取境,利用數位攝影機拍攝一部只有一個96分鐘的長鏡頭的電影,在33個房間動用了三千名工作人員,細述了沙皇時代至二次大戰三百年來俄羅斯歷史。
2011年作品《浮士德-魔鬼的誘惑》改編自歌德的戲劇《浮士德》,以19世紀早期的歐洲為背景,描繪了才華蓋世的學者浮士德在魔鬼梅菲斯特的陪伴和引誘下出賣靈魂踏上地獄之路的故事,被認為是導演權力系列四部曲的最後一部。影片充滿藝術質感的鏡頭、富有深意及寓言的劇情及角色刻畫,在第68屆威尼斯影展放映後得到了媒體們極高的評價,最終在一片讚揚聲中毫無爭議的獲得金獅獎。
風格
蘇古諾夫被譽為塔可夫斯基的繼承人,雖然這類比較多少抹煞了一些蘇古諾夫的個性,但兩者之間確實有不少相似之處,像是對長鏡頭的偏好,演員的自然表演,以及對於人類存在本質問題和精神領域的共同關注。
死亡,是蘇古諾夫最感興趣的題材。他迷戀於對人的彌留狀態和對死亡儀式不厭其煩的描寫,通過細膩表現死亡的肉體展示與之相聯繫的精神或道德的痛苦,在失去生命的軀體上,集中體現了人類的孤獨、宿命與傷痛,言語在其面前都顯得多餘。備受磨難的肉體在他的眼中是真理意義的載體。以死亡為背景,蘇古諾夫的探索始於肉體,終於精神。
蘇古諾夫往往以物理的手法展現影像,一個很小的場面可以被無限的放大、拖長、細節化。典型的蘇古諾夫式的視覺魔術是從靜止或移動速度極其緩慢的超長鏡頭,以及精細的光影設計下凝練出來的詩意和夢幻般氛圍。
電影作品年表
- 1978年:《孤獨人類之聲》(Одинокий голос человека)
- 1983年:《悲戚的冷漠》(Скорбное бесчувствие)
- 1986年:《帝國》 (Ампир)
- 1988年:《日蝕的日子》(Дни затмения)
- 1989年:《包法利夫人》(Спаси и сохрани)
- 1990年:《第二層地獄》(Круг второй)
- 1992年:《石頭》(Камень)
- 1994年:《呢喃語頁》(Тихие страницы)
- 1996年:《母子深情》(Мать и сын)
- 1999年:《摩羅神》(Молох)
- 2001年:《遺忘列寧》(Телец)
- 2002年:《創世記》 (Русский ковчег)
- 2003年:《父子迷情》(Отец и сын)
- 2005年:《太陽》(Солнце)
- 2007年:《亞歷山娜》 (Александра)
- 2011年:《浮士德-魔鬼的誘惑》(Фауст)
- 2015年:《攻佔羅浮宮》 (Francofonia)
- 2022年:《童話在中陰》(Сказка)
參考資料
註解
- ^ Sokurov: My films are about people, not dictators. Daily Telegraph. 2005-02-18 [2010-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