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臣
張壽臣 | ||||
---|---|---|---|---|
曲藝家 | ||||
暱稱 | 雙兒 | |||
別名 | 張豫華 | |||
國籍 | 大清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民族 | 漢族 | |||
籍貫 | 河北省深縣(祖籍) | |||
出生 | ||||
逝世 | 1970年7月9日 | (70歲)|||
職業 | 評書藝人、相聲演員 | |||
語言 | 漢語 | |||
宗教信仰 | 天主教 | |||
代表作品 | 《洋錢傷寒》 | |||
活躍年代 | 1930年-1970年 | |||
|
張壽臣(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相聲演員,壽字輩門長,同時亦為評書演員。原名德祿,小名雙兒,號綬宸,藝名豫華,天主教徒,聖名保祿,相聲界第五代傳人,祖籍河北省深縣,生於北京西郊民巷小四眼井。
張壽臣出生在藝術世家,父親張誠甫,相聲、評書演員。他幼年受薰陶,11歲時喪父輟學,後跟著高德明父親學說相聲,在天橋一帶練習時,藝名叫小雙。後拜焦德海為師,但初時工作多為打雜,且受師娘欺侮,但他並無怨言,自己經常到天橋一帶看相聲師傅的表演學習,並在他們表演完後攔住觀衆免費加演,因此薄有聲名。十五歲學成出師,在北京各地說相聲,17歲時到唐山、三河縣和玉田縣等地傳播相聲,二十歲後回京,跟隨當紅的李德鍚(萬人迷)學習,最後在天津立足。民國15年開始與陶湘如成為搭檔,陶為他捧哏,但合作七年後兩人因細故不合拆夥。侯一塵想協助調解誤會,邀約兩人時,適逢張壽臣要遠赴南京表演,侯一塵只好答應臨時搭檔,沒想到兩人風格極合,之後就變成固定搭檔。七七事變後,拒絕和日本人合作。1949年後,曾當選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天津市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曲協副主席。[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張壽臣成為近代相聲代表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不固守舊有段子,而勇於改善和創新。他對老相聲《文章會》、《倭瓜鏢》、《大相面》、《八扇屏》、《對對子》、《全德報》、 《老老年》、《訓徒》等都做了大幅度的增刪工作,並自創新相聲《揣骨相》、《哏政部》、《洋錢傷寒》、《夸講究》等。 195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張壽臣單口相聲選》。
張壽臣的徒弟有劉寶瑞、常寶堃、馮立樟、康立本、葉利中、朱相臣、戴少甫、田立禾.
張壽臣專題2002年11月5日,一代相聲大師張壽臣墓碑揭幕儀式在永安公墓舉行。隨後,舉辦了紀念張壽臣誕辰104年學術研討活動。
當晚,姜昆、戴志誠、侯耀文、石富寬、李金斗、陳湧泉、常貴田、蘇文茂、魏文亮、孟凡貴、李伯祥、杜國芝等京津地區20多位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奉獻了一台精彩的晚會。此次活動是相聲界一次前所未有的盛會。
相聲作品
從師 | 輩分 | 收徒 |
焦德海 | 壽 |
劉寶瑞、常寶堃、馮立樟、康立本、葉利中、朱相臣、戴少甫、田立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