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十三经注疏指一套特定的儒家十三經注解,包括《周易注疏》、《尚書注疏》、《毛詩注疏》、《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注疏》、《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是由漢至唐一千多年中經學的總結性成果。各部注、疏成書最早者在西漢(西元前206年-後8年),最晚者在南宋(1127-1279)。在明朝(1368-1644),十三部經書及其注疏首次一同刻板印刷,并獲得帝王朝廷的肯定,從而使“十三經注疏”成熟、確立為一個整體性概念。[1]
概念
“十三經注疏”與“十三經”兩個整體性概念一同成熟於明朝。萬曆十二年(1584)神宗皇帝詔令欽定《十三經注疏》,並命京師國子監校勘印行。此為帝王朝廷首次將十三部經書、一套代表漢唐經學的特定注解一起賦予官方地位,標誌著這兩個概念完全確立。[1]
“注”即注釋,也寫作“註”,是对经书正文的注解,主要說明字義、通假、名物、制度,也闡發義理;在《十三經注疏》中的各部注,還有“傳”、“章句”、“故(詁)”、“解”等名稱。其中《春秋經傳集解》、《春秋穀梁傳集解》、《論語集解》均名“集解”,但前者意為集合《春秋》經文與《左傳》傳文一并注解,後二者意為集合多家前人的注解。
“疏”即疏通,是对經文和舊注的進一步說明,重點在於串講文意、闡發義理。從樹立官方學術的角度,歷代朝廷將其組織學者編寫的疏稱為“正義”。疏與注的關係是“疏不破注”,即疏的思想內容不去破壞注的體系,只在注的框架內講解。
作者、年代與內容構成
各部注、疏的作者不同。生卒可考的主要作者共有十四位,生活在從東漢(25-220)後半期到北宋(960-1127)早期約一千年的時段內。各部注自身的成書時間從西漢早期到唐玄宗天寶(742-756)之始,各部疏自身的成書時間從南朝(420-589)到南宋朱熹(1130-1200)生存之年,分別跨越九百多年和近八百年,共計近一千四百年。一部份的作者與年代不夠明確,甚至有重大爭議。內容包括十四部注(《毛詩》兩部)和十三部疏。《毛詩注疏》內還附有間接說明性質的《詩譜》。
注的主要作者,能明確者有十位。注一般為學者個人私撰,也有多位作者先後寫作、集體編纂或帝王著述的情況,如《周易注》的卦爻辭、《彖》、《象》、《文言》部份為王弼先作,《繫辭》、《說卦》、《序卦》、《雜掛》部份是韓康伯後補;《論語集解》由何晏(領銜)、荀顗、曹羲、鄭沖等人合撰;《孝經注》乃唐玄宗筆墨。《毛詩》的注有兩個層次,一為《毛詩故訓傳》(毛傳),二為鄭玄《毛詩箋》[2](鄭箋),合稱《毛詩傳箋》。疏則多為朝廷組織學者集體編寫,如唐朝初年由孔穎達(574-648)領銜編修的《五經正義》,北宋早期由邢昺(932-1010)主持撰寫的《孝經正義》、《論語正義》和《爾雅疏》。私著者有賈公彥的《周禮疏》、《儀禮疏》和楊士勛的《春秋穀梁疏》。此二人生活時代與孔穎達大致相當。[3]
注的成書年代,《毛詩故訓傳》最早,寫定在西漢早期,不晚於漢景帝(前157-前141在位)時[4];另外十三種,除《孝經注》寫定於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古文尚書傳》爭議較大外,其作者均生活在從108年到約385年這二百八十年左右的時間內,相當於東漢後期到東晉(317-420)中期,注本身亦誕生於此時段。疏的成書時間就集中得多,除作者不明的《春秋公羊疏》、《孟子疏》外,《五經正義》、《周禮疏》、《儀禮疏》、《春秋穀梁疏》成書於唐太宗(627-649在位)到高宗永徽(649-655)中;《孝經正義》、《論語正義》、《爾雅疏》成書於宋真宗咸平(998-1003)年間。
部份注、疏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儘管經過歷代學者的大量研究,仍然不明確。如僅能確定《古文尚書傳》並非漢武帝時孔安國作成,其主體部份的成書時間不晚於東晉[5],少量寫定於南朝齊、梁之際(約502);《春秋公羊疏》題名作者唐代徐彥不可考,內容當作於南朝中[6];《孟子疏》不是邢昺同僚孫奭之手筆,而出於朱熹同時代邵武(今福建西北)士人之手[7]。其中《古文尚書傳》的問題與今本《尚書》部份篇目的來源問題一同構成了經學史上最大的爭議之一,從朱熹生活的時代一直持續至今,已有八百多年。
經名 | 注名 | 注者 | 疏名 | 疏者 | 合稱 |
---|---|---|---|---|---|
周易 | 周易注 | 【曹魏】王弼(226-249,卦爻辭、彖、象、文言) 【東晉】韓康伯(335一385左右[8],繫辭、說卦、序卦、雜掛) |
周易正義 | 【唐】孔穎達(574-648,領銜) | 周易注疏 |
尚書 | 古文尚書傳 | 【西漢】孔安國(題名)[5] | 尚書正義 | 【唐】孔穎達(領銜) | 尚書注疏 |
毛詩 | 毛詩傳箋 | 【西漢】毛亨(毛詩故訓傳) 【東漢】鄭玄(127-200,毛詩箋[2]) |
毛詩正義 | 【唐】孔穎達(領銜) | 毛詩注疏 |
周禮 | 周禮注 | 【東漢】鄭玄 | 周禮疏 | 【唐】賈公彥 | 周禮注疏 |
儀禮 | 儀禮注 | 【東漢】鄭玄 | 儀禮疏 | 【唐】賈公彥 | 儀禮注疏 |
禮記 | 禮記注 | 【東漢】鄭玄 | 禮記正義 | 【唐】孔穎達(領銜) | 禮記注疏 |
左傳 (附《春秋》) |
春秋經傳集解 | 【西晉】杜預(222-285) | 春秋正義 | 【唐】孔穎達(領銜) | 春秋左傳注疏 |
公羊傳 | 春秋經傳解詁 | 【東漢】何休(129-182) | 春秋公羊疏 | 【唐】徐彥 | 春秋公羊傳注疏 |
穀梁傳 | 春秋穀梁傳集解 | 【東晉】范甯(339-401) | 春秋穀梁疏 | 【唐】楊士勛 | 春秋穀梁傳注疏 |
孝經 | 孝經注 | 【唐】唐玄宗(685-762) | 孝經正義 | 【北宋】邢昺(932-1010,領銜) | 孝經注疏 |
論語 | 論語集解 | 【曹魏】何晏(約195-249,領銜) | 論語疏 | 【北宋】邢昺(領銜) | 論語注疏 |
爾雅 | 爾雅注 | 【晉】郭璞(276-324) | 爾雅疏 | 【北宋】邢昺(領銜) | 爾雅注疏 |
孟子 | 孟子章句 | 【東漢】趙岐(108-201) | 孟子正義 | 【北宋】孫奭(題名)[7] | 孟子注疏 |
多數注、疏都有一篇序言。內容一般是以儒家立場敘述此經的性質、起源、成書、流傳、前代研究、本書緣起、作者用意等。不同版本收錄的序言多寡不一。
《毛詩注疏》中還包括了鄭玄的《詩譜》,是間接性的說明文字,分列於各國風、二雅、各頌之前,分別介紹十五國風、大小雅、三頌的地理歷史背景、創作時代及用意、吟詠場合等。《正義》亦疏通之。
流傳及版本
第一次以“十三經注疏”為名將十三部經書及其注解一同刻板印刷,在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至世宗嘉靖四年(1525)之間,但其中的《儀禮注疏》由《儀禮圖》代替。真正意義上的《十三經注疏》第一次合刻於嘉靖十二年(1533)至十七年間,主事者為時任福建按察使的李元陽(1497-1580)。帝王朝廷第一次欽定頒行始於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全部刻成於二十一年(1593)。
後代多有重刊《十三經注疏》者。明末有毛氏汲古閣本。清代乾隆四年有武英殿刻本。嘉慶二十一年,阮元在江西南昌府學主持校勘刻印的版本比較完善,附有校勘記,通行至今。
参考文献
- ^ 1.0 1.1 程蘇東,再論“十三經”的形成與《十三經注疏》的結集,收入《國學研究(第二十五卷)》,257-299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 ^ 2.0 2.1 音jiān。先注經文,後注《毛傳》,但體裁與注相同。
- ^ 賈、孔同署銜名於《禮記正義序》,楊、孔同署銜名於《春秋正義序》。
- ^ 參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38-40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3
- ^ 5.0 5.1 陳夢家,尚書通論,111-131、225-248頁,北京:中華書局,2005.6。
- ^ 段熙仲,春秋公羊學講疏,24-28頁,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11
- ^ 7.0 7.1 朱熹,朱子語錄
- ^ 樓宇烈,袁宏與東晉玄學,收入《國學研究(第一卷)》,67-92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
外部連結
- 武英殿本《十三經注疏》影印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長澤規矩也 著,蕭志強 譯:〈十三經注疏版本略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彭林:《十三經注疏》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