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從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的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特色條目

羟醛反应是有机化学及有机合成中形成碳-碳键的重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由查尔斯·阿道夫·武兹和亞歷山大·波菲里耶維奇·鮑羅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反应连接了两个羰基化合物来合成新的β-羟基酮化合物。此类产物称作“羟醛”。羟醛加成反应即為酮的烯醇负离子对醛的亲核加成。一旦反应发生,羟醛产物有时可以失一分子水形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这就称作:羟醛缩合反应。在羟醛反应中可以使用各种亲核试剂,包括烯醇、烯醇负离子、酮的烯醇醚、醛和其他羰基化合物。与之反应的亲电试剂通常是醛或酮。若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不同,反应称作:交叉羟醛反应;若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相同则称作:羟醛二聚化反应。
優良條目

天卫四又稱為奥伯龙,是距离天王星最远的大衛星,其体积和质量在天王星所有卫星中均位列次席,同时也是太阳系质量第九大的卫星。英国天文學家威廉·赫歇尔在1787年首次观测到该卫星。天卫四的名稱奥伯龙来自于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夢》當中的一個角色。天卫四的公轉轨道有一部分位于天王星磁圈之外。天卫四由近乎等量的冰体水和岩石构成,其内部可能分化出岩石内核及冰质地幔。此外,在内核和地幔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层液态水。天卫四的表面呈暗红色,其主要地形是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后所形成的,並有許多直径达到210千米的撞击坑存在。天卫四表現存在峡谷(地塹)地形,该地形是天体演化初期因内部膨胀而形成的。旅行者2号于1986年1月近距離飞掠該衛星,也是人类目前对天王星系统进行过唯一一次的近距离观测。旅行者2号拍摄了数张天卫四照片,涵蓋該天体40%的表面。
每日圖片

哈密顿路徑是無向圖的一條路徑,這路徑经过無向圖的所有节点且只经过一次。寻找哈密顿路径的問題稱為哈密頓路徑問題,是因物理学家威廉·哈密顿提出而命名。哈密頓路徑問題是一个典型的NP-完全问题。后来人们也证明了,找一条哈密顿路的近似也是NP-完全問題。
人物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1811年10月25日-1832年5月31日),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在他还只有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了n次多项式可以用根式解的充要条件,解决了长期困扰数学界的问题。他的工作为伽罗瓦理论(一个抽象代数的主要分支)以及伽罗瓦连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石。他是第一个使用群这一数学术语来表示一组置换的人。與尼尔斯·阿贝尔並稱為現代群論的創始人。在路易·菲利普复辟的时期,他是一个激进的共和主义者,并因此被逮捕、坐牢。二十岁出狱后,他在一次幾近自殺的決鬥中逝世,引起種種揣測。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2年焦點新聞
- 1月6日——中國天宮空間站經過約47分鐘的跨系統密切協同,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首次利用太空站機械臂操作大型在軌飛行器進行轉位試驗[1]。
- 1月10日——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團隊實施豬心轉基因移植至57歲男性人類大衛·貝內特,為全球首成功例。[2]
- 1月15日——南太平洋島國東加附近海域發生海底火山噴發,該國對外通訊幾乎斷絕,產生的海嘯對太平洋沿岸國家造成衝擊。
- 中度熱帶風暴安娜捲襲馬達加斯加、馬拉威、莫三比克,115人死亡,同時造成馬達加斯加首都安塔那那利佛水災。
- 1月24日——發射升空三十天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Telescope)已經在太空中抵達其將要觀測宇宙的位置。這個被稱為拉格朗日L2點(Lagrange Point 2)的位置,在地球陰面之外100萬英里(150萬公里)處[3]。
2021年焦點新聞
- 12月25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正式取代不敷使用的哈勃空间望远镜。
- 11月24日,雙小行星改道測試探测器成功发射。
- 9月24日,首批采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生产的番茄上市销售。
- 4月29日,中国天宫空间站的首个核心组件正式在轨运行。
- 4月19日,搭载于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的无人直升机机智号在火星表面完成飞行。
- 3月24日,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公开了M87超大质量黑洞在偏振光下的影像,为人类史上首次捕捉到黑洞影像。
2020年焦點新聞
- 10月6日,羅傑·潘洛斯、安德烈婭·蓋茲和賴因哈德·根策爾因對於黑洞的傑出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6月15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教授研究團隊做實驗首次證實九十年前阿諾·索末菲提出的理論:當光子撞擊到單獨分子並且使其發射出電子時,該單獨離子會朝著光源移動。
- 5月6日,歐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團隊宣布,在恆星星系HD 167128觀測到距今為止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
- 1月30日,一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在流行病學上的病例研究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其中一項發現為德國有可能存在無症狀傳播者。
- 1月2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文指2019新型肺炎病毒(2019-nCoV)通过S-蛋白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互作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引起严重肺炎症状。
- 1月11日,《柳叶刀》期刊发文,呼吁保护中国医生使其远离暴力伤害。
2019年焦點新聞
- 11月8日,科学家宣布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发现一颗诞生于4000万年前的恒星的碎片盘中仍存在远超预期的高含量碳气体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 10月8日,因為對於人們了解宇宙演化與地球在宇宙裡的席位做出貢獻,吉姆·皮布爾斯、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9月11日,天文學家首次在位處適居帶的太陽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中發現水分的存在。
- 7月31日,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超環面儀器實驗團隊找到光子與光子散射的確切證據,超過背景期望值8.2 個標準差。
- 7月15日,美國NIST研究團隊發展成功當今最準確的時鐘,Al+離子鐘,準確度為1018分之一。
- 5月22日,阿貢國家實驗室實驗團隊發現新超導材料三氫化鑭,其臨界超導溫度為-23C,是至今為止最高溫度。
-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宣布,首次成功觀測到在室女A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
- 3月29日,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團隊報告,暗物質實驗ABRACADABRA 第一回合並未發現任何軸子存在的蛛絲馬跡。
- 3月21日,雪城大學教授薛爾頓·斯同恩的研究團隊做實驗證實,魅夸克的物質與反物質對於衰變具有不對稱性,這可能是物質宇宙形成的重要因素。
- 3月15日,使用緲子探測器,塔塔基礎研究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雷暴可以產生高達13億伏特的電壓!
- 2月21日,以色列的月球著陸器Beresheet嘗試登陸在月球澄海北端失敗,其中Arch Mission Foundation內含數以千計水熊蟲的貨物散播到了月球表面。[4][5]
- 2月13日,NASA宣佈“機遇”號火星車任務正式結束。
- 1月3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探測器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南半部的馮·卡門環形山著陸。
参考文献
- ^ 首次 中國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成功. 中國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 ^ Michael O'Riordan. David Bennett, First Transplant Recipient of a Pig Heart, Dies. TCTMD. [2022-12-18].
-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到達最終觀測位置. BBC News中文. 2022-01-25.
- ^ Solidot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 ^ Solidot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