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社會科學主題: 社会 · 社会学 · 艺术 · 人类学 · 文化 · 经济学 · 教育 · 地理 · 历史 · 人權 · 歧視 · 身心障礙 · 互联网 · 法律 · 哲学 · 社会运动 · LGBT · 女性主義 · 自由主義 · 無政府主義
社会主题
典范条目
自由鐘,又称“独立鐘”,是一口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鐘,它是美国独立战争最主要的标志,也象征着自由和公正。
传统上,人们认为此鐘因在1776年7月8日,大陆会议的代表约翰·尼克松上校宣读独立宣言前敲响此鐘来召集费城的市民而出名,但历史学家对此存有疑问,因为当时悬挂该鐘的议会大厦尖塔存在严重的问题。1774年的大陆会议和1775年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都敲响过此鐘。 在1837年之前,该鐘曾被称为“独立鐘”或者“老扬基的鐘”。直至19世纪中叶美国反对蓄奴运动兴起,废奴主义者把鐘上的铭文大肆宣传,这钟才被世人称呼为“自由鐘”。
特色图片
特色人物
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是於1888年7月7日到11月9日期間,在倫敦東區(East End of London)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的化名。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寄信到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經媒體一再渲染,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
開膛手傑克,可稱是世界上最惡名昭彰的連續殺人魔,他犯案後會將受害人內臟挖出,喉管割斷,還會將其面部搗爛。雖然案件距今已逾百年,但有關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從未間斷。由於缺乏證據,真兇的身份與真實犯案原因仍是眾說紛紜,令案情更加撲朔迷離。但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通过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當今的流行文化之中。2014年,基因專家Jari Louhelainen比對了其中一位被害者凱薩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的披肩上疑似兇手的DNA,比對後認為艾伦·柯明斯基就是開膛手傑克。 分类维基专题相关主题网络资源其他主题维基媒体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