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 |
---|
Portal:漢字文化圈 |
隋唐音系,以往多指切韻音,但《切韻》並非一時一地的音系代表。[1]王力以陸德明《經典釋文》和玄應《一切經音義》的反切考證隋唐音系,並認為玄應在書中提到的「正音」,即是當時的長安音。
研究材料
由於切韻不並能代表單一音系,王力以陸德明《經典釋文》和玄應《一切經音義》中的反切做為依據,構擬隋唐音系。《經典釋文》書成于陳後主至德元年(西元583年),《一切經音義》書成于貞觀年間(西元627年—649年),與《切韻》書成的期間(西元601年)先後距離不遠。以此為材料所構擬的,大致為六世紀末到七世紀中期的語音系統。
聲母
根據王力的擬音,隋-中唐時代共有三十三個聲母,如下表:[2]
雙唇 | 舌尖前 | 舌尖中 | 舌葉 | 舌面前 | 舌根 | 喉 | |||
---|---|---|---|---|---|---|---|---|---|
塞音 | 清音 | 不送氣 | p 幫非 |
t 端知 |
(ȶ知) | k 見 |
ʔ 影 | ||
送氣 | pʰ 滂敷 |
tʰ 透徹 |
(ȶʰ徹) | kʰ 溪 |
|||||
濁音 | b 並奉 |
d 定澄 |
(ȡ澄)[3] | g 群 |
|||||
鼻音 | m 明微 |
n 泥娘 |
ȵ 日 |
ŋ 疑 |
|||||
邊音 | l 來 |
||||||||
塞擦音 | 清音 | 不送氣 | ʦ 精 |
ʧ 莊 |
ʨ 照 |
||||
送氣 | ʦʰ 清 |
ʧʰ 初 |
ʨʰ 穿 |
||||||
濁音 | ʣ 從 |
ʤ 床 |
ʥ 神 |
||||||
擦音 | 清音 | s 心 |
ʃ 山 |
ɕ 審 |
x 曉 |
||||
濁音 | z 邪 |
ʒ 俟 |
ʑ 禪 |
ɣ 匣、喻三 |
|||||
半元音 | j 喻四 |
韻母
王力認為隋-中唐音系一共有五十個韻部,下表是王力擬音。
陰聲 | 入聲 | 陽聲 | |||||||
---|---|---|---|---|---|---|---|---|---|
u | u 模 |
uk 沃 |
uŋ 冬 |
||||||
o | o 魚 |
ou 侯 |
ok 屋 |
oŋ 東 |
|||||
ɔ | ɔk 覺 |
ɔŋ 江 |
|||||||
ɑ | ɑ 歌 |
ɑu 豪 |
ɑi 咍 |
ɑk 鐸 |
ɑt 曷 |
ɑp 合 |
ɑŋ 陽 |
ɑn 寒 |
ɑm 覃 |
a | a 麻 |
au 肴 |
ai 皆 |
at 黠 |
ap 洽 |
an 刪 |
am 咸 | ||
ɐ | ɐi 廢 |
ɐk 陌 |
ɐt 月 |
ɐp 業 |
ɐŋ 庚 |
ɐn 元 |
ɐm 嚴 | ||
æ | æu 宵 |
æi 祭 |
æt 薛 |
æp 葉 |
æn 仙 |
æm 鹽 | |||
ə | əi 微 |
ək 職 |
ət 物 |
əŋ 蒸 |
ən 文 |
||||
i | i 脂 |
ik 昔 |
it 質 |
ip 緝 |
iŋ 青 |
in 真 |
im 侵 |
聲調
在聲調方面,隋唐音系基本上與魏晉南北朝音系保持一致,具「平、上、去、入」四聲,但調值方面是否有變化目前無從得知。
參見
腳註